2021年2月23日
政改方案表決的荒謬結果給建制派議員造成的尷尬難堪,不可言喻。
立法會辯論政改,建制派陣營動員了大批人馬到大樓外聲援。表決當天清晨6時許,已有數百名「撐政改、保普選」的支持者在添馬公園和立法會示威區聚集。多名建制派議員在會議開始前走到示威區,與支持者互相打氣,情緒高漲。由於反政改陣營示威者多數在黃昏後才到場,示威區在日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建制派聲勢佔優。建制派議員早有計劃,政改方案表決後,他們將集體走到示威區,與支持者一起聲討否決政改的泛民議員,呼籲市民「票債票償」,在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中用選票懲罰反對派。
出乎意料的表決結果令建制派議員不能按「劇本」演出。他們忙着評估「甩轆」後果、商討「補鑊」辦法;只有少數議員硬着頭皮走到示威區,面對洩了氣的支持者,說幾句感謝的話。泛民議員卻紛紛走到反政改示威者當中,對政改遭「大比數否決」發表得意洋洋的演說:有說表決結果反映了真正的民意,有說「天意」也反對政改方案。
林健鋒一度哽咽
對手的譏笑,遠不如「自己人」的唾罵傷的那麼痛。會議結束後,我收到支持團體發來的手機短訊,表示對建制派議員的表現感到震驚、失望和憤怒。有人大代表在短訊群組留言怒斥:「請這班沒承擔的垃圾議員退出立法會的政治舞台,太不可思議了!痛心疾首!」受到最大壓力的自然是「等埋發叔」的始作俑者林健鋒,以及擔任建制派「班長」的葉國謙。兩人多次向其他建制派議員和他們的支持者道歉,林健鋒一度哽咽落淚。
公開責罵林健鋒和葉國謙的人,包括跟隨他們離開會議廳、沒有投票的議員;當中有人把責任完全推在兩人身上,不留情面大加鞭撻,甚至公開表示要「換班長」。這些攻訐,只會進一步損害建制派整體形象。還是老將譚耀宗的表現最得體:他主動表示自己要為建制派溝通不足承擔責任,贏得傳媒稱許,讚有「大將風範」。
在譚耀宗等議員主導下,建制派在表決當天下午5時半召開記者會,發表聯合聲明,對政改方案被否決表示遺憾,對泛民議員否決方案表示憤怒。聲明說:「對於在表決過程中的失誤,我們深感遺憾,並向一直支持政改方案的廣大市民深表歉意」。但聲明強調,市民失去普選行政長官的機會,責任全在投反對票的28名議員。
立法會外聚集的人群,在政改議案表決後不到一小時已全部散去。我在下午2時會見傳媒,宣布撤銷立法會大樓的黃色警示,停止所有特殊保安措施。當天下午,在添美道紮營的人開始撤離。一星期後,添美道完成清場;政改的所有抗爭行動宣告結束。這或許是政改被否決帶來的唯一的、即時可見的好處:政府曾擔心,倘政改獲得通過,反對派會發起更激烈的抗爭行動。
對於「甩轆」事件,我帶着沉重的心情對傳媒說:任何事情引起的困擾,都不及我對政改方案不獲通過感到的遺憾。我這話說得太快了;數天後,傳媒爆出一宗與政改表決有關的醜聞,我是醜聞的主角。
(185)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編者按:曾鈺成最新著作《主席八年》(上冊)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投資基建再推租置 啟動經濟關鍵錦囊 |
上一篇: | 夏寶龍為什麼要強調「愛國者治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