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3日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昨日在「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落實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專題研討會上講話中深刻指出了「愛國者治港」的重要性、必要性。
夏寶龍為什麼要強調「愛國者治港」呢?現在這句話被提得這麼響亮,說明「不愛國者治港」的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為此,人們需要從「一國兩制」的大視野,來認清「愛國者治港」的歷史邏輯、法理邏輯、現實邏輯和發展邏輯。
回歸祖國必然要求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鄧小平先生提出「一國兩制」解決香港問題時,就在謀劃「怎樣治理香港?誰來治理香港?」一方面,回歸後香港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變、港人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就不可能將內地的治理模式照搬到香港。另一方面,回歸後的香港徹底擺脫了英國人管治,也不可能將港英時代的治理模式一成不變地保留下來。這就必須找到第三種治理方式,後來這個模式被概括為十二個字:「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港人治港」如何理解?如果治港者的標準和界限模糊不清,必然會令一些人、一些勢力有空子可鑽,最終使「一國兩制」在港的實踐走偏。早在1984年,鄧小平先生對「港人治港」做出定義。他指出「堅持以愛國者為主體治港」。何為「愛國者」呢?他解釋說:「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這句話清晰地界定了治港者應具備的三個必要條件:愛自己的民族、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家園香港。後來制定出台的《基本法》,體現了這些原則和標準,所以,夏寶龍副主席對「愛國者治港」重要意義的闡述,不是今天才提出來的,而是早已有之。
香港治權必須掌握在愛國者手中
早在中英兩國政府就香港問題談判時,中方就已經表明,九七回歸後,中國對香港既有主權、也有治權。基於此,《基本法》序言闡明了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這句話清晰地說明,我們的初心是讓國家好、香港好。《基本法》還規定,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這就決定了唯有「愛國」與「愛港」相統一,才有資格在香港從政。只有香港的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才能保證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受侵害。
然而,近年來香港社會出現的政治運動,違背了這個法理邏輯。有人將「愛國」和「愛港」對立起來,凡是愛國者,就被貼上「賣港」的標籤;有人將香港與國家的關係,理解為打工仔和僱主的關係,可以隨便「炒魷魚」;有人迷失「身份」,誤將「國際大都會」、「自由港」等經濟概念,理解為不受國家管束的「無主之地」;有人將「高度自治」解讀為「完全自治」;還有一些人認為英國人對香港還負有所謂的「道德和歷史責任」,卻不看看憲法和《基本法》哪一條、哪一款有這樣的表述?
香港的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共同構成了香港的政權機關,政權機關的人員理應是「愛國愛港」的典範、是按《基本法》辦事的楷模,然而,竟然有立法會議員到美國、英國請求制裁香港;有法官當庭讚美違法的被告「有崇高理想」「優秀青年」「棟樑之材」;有公務員組建所謂「工會」對抗政府。夏寶龍副主席此時再次強調「愛國者治港」,說明如果不堅持「愛國者治港」,「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就會背離初心、違背《基本法》。
「愛國者治港」是基本政治倫理
効忠國家是所有參政、從政者必須遵循的最起碼的政治倫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地方的選舉,可以容忍勾結外部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人當選或主政。從這個角度看,夏寶龍副主席重申「愛國者治港」的要求,並非什麼高標準,而是基本的政治倫理。
以去年美國大選為例,尋求連任的特朗普拚命高呼「美國第一」、「讓美國再次偉大」等口號,「誰更愛美國」也是特朗普和拜登比併的焦點。美國歷史上因「不夠愛國」而丟掉當選機會者不乏其人。再回顧1988年的美國選舉,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杜卡斯基慘敗,原因之一就是在馬薩諸塞州州長任內否決了一項要求教師帶領學生對國旗宣誓効忠的議案。
但與這些「國際慣例」不同的是,香港近年來出現了部分持「港獨」立場的候選人勝選的現象。在立法會及區議會選舉,一些參選人對經濟民生一竅不通,拿不出治理香港的良策,而是比併誰更「獨」、更極端、更有破壞性,從而順利當選。以至於出現了「梁游違憲違法宣誓」的嚴重事件。同時,香港選舉制度對外部干預缺乏應有的設防機制。香港的選舉制度,堪稱世界上最「寬鬆」的制度,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前,沒有任何法律禁止外國勢力插手干預。美國及英國敢公然支持甚至資助某些候選人,甚至在選舉的敏感時期發表言論。這些都是極不正常的現象。
有利於香港走出困境
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失業率達到7%,創回歸後新高。與這些數據相對應的是,企業倒閉裁員,店舖關門歇業,打工仔覓食艱難。雖然香港有不錯的底子,但經過幾輪「開倉放糧」之後,「啃老本」還能維持多久?疫情難清零,經濟難重啟,民困難紓解,香港怎樣走出困境?
綜觀全球,能夠幫香港走出困境的,唯有祖國!中國是全球最先走出疫情陰霾的國家,也是去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近日,有內地供應的第一批100萬支疫苗運抵香港,再次證明國家對香港的支持不遺餘力。如果「愛國者治港」落實不好,「治港者」總是與國家鬧彆扭,香港如何走出困境?
夏寶龍副主席的講話,證明了這樣一條哲理:唯有「愛國者治港」才能推動香港用好「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天然優勢,主動把香港發展與國家發展聯繫起來,香港的各種深層次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誰是罪人 |
上一篇: | 大手術改制需時 9月選舉或再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