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2日
立法會2015年1月復會前一天,特區政府發表了《近期香港社會及政治情況報告》。這就是林鄭月娥等官員先前和學聯代表對話時,承諾向中央政府提交的「民情報告」。這份報告相當詳盡地記錄了「831決定」後香港發生的與政改有關的事件,以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和訴求,但只報事實,不作評論或分析。對於持續兩個多月的佔領行動,報告逐日列出了事態的發展,但並沒有探討事件的起因,也沒有評估事件對政改的影響。
佔領行動打亂了政改「五步曲」的時間表。在行政長官向人大常委會提交政改報告、人大常委會確定行政長官產生辦法需要修改後,就是最關鍵的第三步:特區政府提出政改方案,爭取全體立法會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在提出方案之前,政府要展開第二輪諮詢。按原來的時間表,第二輪諮詢應在2014年10月開始,為期5個月。佔領行動爆發後,政府出於對政治形勢和社會氣氛的考慮,決定把諮詢推遲至佔領結束後。誰知佔領持續了兩個多月,第二輪諮詢要2015年1月才可以開始,諮詢期便壓縮至只得兩個月。
佔領行動不但令政改損失了諮詢的時間,而且更重要的,令矛盾的雙方失去了妥協的空間。如果佔領(或者原來的「佔中」)目的是要爭取通過一個普選方案,後果可說是適得其反:中央政府不可能對違法行動作出讓步,修改「831決定」;另一方面,參加佔領行動的人,包括所有泛民議員,沒有人敢以「831決定」為基礎,與政府進行磋商。
第二輪諮詢在1月7日立法會復會當天開始。政府發表《行政長官普選辦法諮詢文件》,並按照以往的做法,由政務司司長在立法會會議上發表聲明,介紹諮詢文件的內容。泛民議員早已聲明要杯葛諮詢、否決方案。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讀了聲明的第一句話,出席會議的泛民議員便全部站起來,舉着黃傘集體離場。
在沒有泛民議員的會議廳裏,林鄭把聲明讀完。她呼籲泛民議員不要杯葛諮詢,不要把「僅存的些微政治空間」在未進行第二輪諮詢便完全摧毀。在解釋了諮詢的議題之後,林鄭說:「香港經歷兩個多月的佔領行動後,加上各式各樣的不合作運動及杯葛行動,我身邊不少朋友對能否通過普選行政長官方案感到極度悲觀。然而,專責小組和政府的團隊會抱着堅定的信念,盡一切努力做好今次的諮詢工作,面向廣大市民,虛心聆聽市民的意見,解釋政府的建議,並會積極爭取立法會通過方案。縱然前路艱辛,我們會堅持到最後一刻。」最後她拋出一句:「2017,機不可失」。
泛民議員會見傳媒,指諮詢「無謂」、「浪費時間」。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批評諮詢是「侮辱港人智慧」;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指諮詢「完全無意義」,叫政府盡快拿出方案讓泛民否決。工黨主席李卓人形容「2017,機不可失」的說法「令人作嘔」。
這場政改有幾個疑問,我一直找不到答案。第一個疑問:發生佔領行動之後,中央和特區政府裏面,還有多少人相信政改有機會成功,相信2017年可以實現行政長官普選?
(173)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編者按:曾鈺成最新著作《主席八年》(上冊)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長期護理保險市場 助長者過尊嚴生活 |
上一篇: | 特朗普被推特和臉書封殺說明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