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28日

曾鈺成 曾鈺成回憶錄 : 主席八年

護身靈符

我當選立法會主席後兩天,跟我認識了數十年的時事評論員劉迺強在《信報》發表〈致曾鈺成公開信〉(2008年10月10日),質問我說:「在9月份的立法會選舉中,你和你的團隊,在港島選區,曾向選民作出一些競選承諾,包括我在內的選民,支持你這些理念,投下神聖的一票,把你送到立法會中當我們的代議士。我們有權要求你在未來4年,於立法會中發言、投票,落實你的承諾。」

他接着指出,我競選立法會主席時,卻承諾「三不」:不評論、不投票、不參加黨團。他問:「這前後兩個承諾之間,有沒有矛盾?」

這一問可說一針見血。在立法會選舉裏,我從來沒告訴選民,我當選議員後會角逐立法會主席,更沒有說明做了主席便要奉行「三不」,無法充當他們的代議士。對於違反先前選舉承諾的指控,我實在百詞莫辯。

然而,我可以怎樣做呢?到2012年換屆選舉的時候,我拿出擔任立法會主席4年的「政績」,獨自一人組成候選名單,呼籲選民投票支持我連任立法會主席;我沒有向選民作出其他承諾。但在2008年的選舉,我是加入民建聯的候選名單、拿着民建聯的競選政綱參選的;我不可能另外提出競選主席的政綱。

我回應劉迺強說:「(你指出的)是不可避免的矛盾,不論哪一個議員出任主席,都要面對同樣的問題。我在感謝迺強兄和其他投票支持我的團隊的市民之餘,亦希望他們明白,立法會主席不只是一個不辯論、不投票的議員,而是要在一個特殊的崗位上,以另一種方式,為市民、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答劉迺強的公開信〉,2008年10月16日《信報》)

劉迺強的「公開信」還駁斥了立法會主席不評論、不投票是「傳統」或「慣例」的說法,指出不論在香港或很多其他地方,都沒有這樣的傳統;范徐麗泰任主席期間不評論、不投票,不過是她的個人作風,而劉迺強「對她這作風向不茍同」。

我同意,立法會主席(或議長)不評論、不投票,並不是普世奉行的神聖規條。不過我們也不能漠視這樣的事實:范太堅持「兩不」(她沒有政黨背景,所以用不着第三「不」——不參加黨團),贏得各黨派議員及廣大市民普遍認同和支持,並且在爭議不斷的政治環境中,維持了議會運作的基本順暢。

像劉迺強一樣對范太「向不苟同」的人或有不少,但范太在社會上一直享有很高的民望,在立法會裏很少受到議員的挑戰。

這足以證明,她擔任立法會主席的處事方式是成功的。作為她的繼任人,我跟從她行之有效的做法,凡事有先例可援,可以避免爭端。

我很快便發現,不評論、不投票,是立法會主席獨有的護身符。換了是主席以外的任何議員,如果經常不評論、不投票,就是失職。尤其遇到社會上有對立意見的敏感議題,傳媒一定金睛火眼盯住每一個議員,看他怎樣表態、怎樣投票。議員無論是什麼立場,出聲都要挨罵,因為總有人聽了不高興;如果不出聲,又會被指「騎牆」、「潛水」。唯獨立法會主席享有「兩不」特權,在爭議中可以保持緘默,超然物外,獨善其身。

憑這護身符,我改變了好辯的形象。

(五)

本欄逢周二及周四刊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