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28日

何喜華

弔詭的難民身份

外國傳媒日前披露,2016年參與旺角大衝突而被控暴動罪,其後棄保潛逃的本土民主前線成員黃台仰及李東昇,去年獲德國給予難民身份。據了解,黃台仰獲提供屬難民保障,即若有人因種族、國籍、政治理念、宗教等原因而恐懼受到迫害,便會被視為難民而獲提供保障。

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似乎香港真已變天。香港向來被視為經濟發展及司法制度相對文明的地區,不少海外面對迫害的人或會來港尋求庇護,鮮有港人向外尋求難民身份離港而受庇護。是次德國政府批出難民身份實在令人意外,因為縱使政治理念各異,黃台仰等人因涉嫌觸犯刑法而被送到法院審判,亦不至於受到迫害,因此,或許香港的司法制度已被視為不獨立,成為政權打擊異見者的幌子,未能按照國際人權準則維護被告的基本權利。若然情況屬實,實在是香港社會的悲哀。然而,本港的司法制度是否如此不濟,淪落至此?

黃台仰等人獲批難民身份,出現最起碼3點弔詭之處:

弔詭一︰立場排外 竟奔多元包容之國

黃台仰所屬的本土民主前線,強調以本土利益為先,過往該組織曾經針對從內地來港的旅客,進行所謂光復屯門、光復元朗、捍衞沙田等抗議運動,反對內地遊客來港。此等排拒外來者、事事以本土利益先行的價值觀,與德國多元包括的社會文化可謂南轅北轍。

二戰後,德國政府及社會大眾均意識到排斥與歧視可引發種族屠殺、族群矛盾等問題,造成全球不可磨滅的傷害。因此,過去近半世紀,德國政府大力展開公民教育,強調協助弱勢社群、包容不同種族的氛圍,發展多元並蓄的社會文化。過去數年,大批來自敍利亞、伊拉克等地的難民為逃避戰亂,冒着生活危險橫越地中海到達歐洲各國,不少國家把難民拒諸門外,唯獨德國打開營救難民之門。

價值觀與作風迥異

統計資料顯示,單是2014至2017年間,德國已接受約80萬名難民的庇護申請,以德國8000萬人口計算,相等於每100人便約有1人為難民。雖然近年前往德國尋求庇護的人數稍降,但有調查發現,有一定比例的德國中產人士反對政府接收難民。

面對反對聲音,德國政府仍義無反顧,堅決奉行人道主義,接納逾百萬名各國逃離戰火的難民,此舉相信與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曾肆意傷害他國,令各國各種族人士受苦,認為有道義扶助弱勢有着直接關係。黃台仰竟向與其持守的價值觀大相逕庭的國家尋求庇護,着實教人不明所以。

弔詭二︰勇武抗爭 竟求助反武力之國

本土民主前線奉行勇武抗爭的策略,該組織成員反對內地遊客期間,多次大力拍打旅客的行李箱,又腳踢遊客及其物品,要求他們「返大陸」、趕走「外來人」,以求「光復」香港;及至農曆大年初一旺角大衝突期間,該組織成員更準備長棍、自備頭盔、面具和自製防護盾,又挖地上磚頭,衝擊警方封鎖線,透過武力行動迎戰執法者。此好勇鬥狠的舉措,恰好與德國政府作風各異。

作為二次大戰戰敗國,德國深明不可自我獨大,縱使右翼思潮蔓延全球,德國政府矢言不對外作任何武力及軍事擴張,反對使用武力。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7年德國的軍費佔國民生產總值(GDP)僅1.2%(全球︰2.2%、美國︰3.1%、英國︰1.8%、中國︰1.9%),相對發達地區屬較低水平,預算2020年亦僅為1.37%,比北約(NATO)整體的2.36%為低。再者,德國民眾普遍不歡迎軍事發展及戰爭,黃台仰竟向不認同勇武的國家尋求庇護,不是十分諷刺嗎?

弔詭三︰昨反悼念六四 今竟助聲援

最為弔詭的是,據報黃台仰選擇在此刻公開事件,是希望藉此引起社會對六四30周年及《逃犯條例》的關注。假若大眾不善忘,數年前他及其他本土派人士多番公開批評支聯會,指稱支聯會的綱領滲透「毒藥」,支聯會悼念六四是荼毒香港的本土意識。

事實上,悼念六四事件是本港最具標誌性的民主運動,最具本土性的社會行動,若沒有香港人的堅持,恐怕每年六四亦沒有任何地方比香港更能公開要求平反六四。黃台仰如今身在彼邦,他獲難民身份,與六四事件又會扯上什麼關係?

此外,他選擇今天公開獲難民身份,目的是喚起社會關注《逃犯條例》,但他涉及的暴動罪在香港發生,不會被移送內地,與現時社會憂慮修例後會被指觸犯內地刑法而被引渡,兩者風馬牛不相及。再者,其涉及的罪行若被德國認為屬政治檢控,大抵德國政府亦會拒絕引渡回港。所謂借其個案引起公眾關注《逃犯條例》,說法略嫌牽強。

梁天琦有何看法

黃台仰如今雖人在異鄉繼續學業,難得清淨度日,應可靜心反思,以往排除外來、勇武抗爭的路線,強調本土優先的意識形態,是否仍是一條應走之路。回想當年一同堅守本土立場的梁天琦,義無反顧留港接受法庭審訊,被判犯下暴動罪,並承擔6年刑責,不知道他如何評價出走的黃台仰?

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維新變法失敗後被慈禧太后逮捕並斬首,譚嗣同早年曾賦詩「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據說後被改為「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究竟去還是留較為合適?恐怕只能留待公眾評價了。

何喜華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