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
正當英國因為脫歐問題焦頭爛額,大英帝國一件不光彩的歷史事件,近日也重現世人眼前,只是朝野上下無暇理會而已。這涉及英國海外領土「英屬印度洋領地」(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ies, BIOT)的來龍去脈,和背後的陰謀和爭議。
具相當戰略價值
英屬印度洋領地並非大英帝國高峰時製造的殖民地,而是在她解體後才出現。這些島嶼遠離任何大陸,最接近的國家就是以北約1100公里的馬爾代夫,主島是查戈斯群島(Chagos Archipelago),面積只有31平方公里(不及香港島三分一),但也有自己的原住民查戈斯人。他們的全球總人口到了今天,也沒有一萬人。
然而這樣一片不毛之地,卻具有相當戰略價值,只要在那裏建立海軍基地,就能掌控整個印度洋,無論要出兵東非、中東、南亞還是太平洋,都十分便捷,用今天的國際關係術語,就是足以成為「印太」(Indo-Pacific)樞紐。
這些島嶼雖然早被英國殖民,但一直不獲重視,只是被隨便劃歸遠在非洲沿岸的毛里裘斯殖民地管轄。直到冷戰中期,美國希望建立印度洋軍事基地,想到查戈斯群島,才和英國密謀對策。
結果在英美兩國商議下,決定首先把查戈斯群島從毛里裘斯殖民地切割出來,再和附近另一些小島,組成「英屬印度洋領地」。時為1965年,毛里裘斯還未獨立,政府也無力抗議;英國的說法則是「永久買下」這些島嶼,自此成立了一個新領地。
行政手續完成後3年,英國把查戈斯群島的全體2000名原住民趕走,把他們遷徙到毛里裘斯等地,令島嶼變成無人島,再將之租予美國,成為美國軍事基地至今。
美國對這個基地十分重視,除了建立了軍港供戰艦停泊,還興建軍事機場供轟炸機升降,近年美國攻打阿富汗、伊拉克時,群島依然是轟炸機的前線基地,目前約有3000至5000美軍和家屬住在當地。
杜絕「任何人」回流
毛里裘斯獨立後,一直主張英國切割查戈斯群島是非法行為,至今強調群島是自己的「故有領土」,也拒不承認英屬印度洋領地的存在。
住在毛里裘斯的查戈斯人寄人籬下,生活並不如意,也不斷四出奔走,狀告英國當年如何逼遷他們,更以「種族清洗」形容之,認為根據民族自決原則,有條件回到家鄉,獨立建國。
英美一方為保基地,想到不少奇招,例如在英屬印度洋領地鄰近廣大海域劃為「海產保護區」,希望以此為由永久杜絕「任何人」回來長居,當然軍事人員除外,這保護區自然也不為毛里裘斯一方承認。
2017年,聯合國大會表決把英屬印度洋地區的主權爭議,遞交國際法庭裁決,近日國際法庭正進行聽證,不少查戈斯人出庭作供,正是到了關鍵時刻。查戈斯人的背後,除了有毛里裘斯,自然也有不希望美國擁有印度洋軍事基地的其他大國暗中鼓勵。
然而,退一萬步,就算他們真的成功奪回主權,除了租借予其他國家建立軍事基地,還真不容易自力更生。地緣政治下,誰不是棋子?
(編者按:沈旭暉著作《平行時空2 – 解構本土主義崛起的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查戈斯人(Chagossians) |
上一篇: | 宜居城市與文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