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9月29日

郭榮鏗 專業議政

港交所的身份矛盾

在香港,港交所是決定一間公司能否上市的機構,同時它本身也是一間上市公司,獲批上市公司的數目直接影響它的股價和業績,情況有如球證同時是球員,存在明顯的角色和利益衝突。

儘管證監會早前宣布會主動訊問上市申請,以及在某些個案中,阻止首次公開招股和集資的申請。這是一項良好的改革,但未能解決港交所身份矛盾的問題,對香港金融市場的長遠發展未見很大的改善。

上年度證監會和港交所聯合推出的上市改革框架諮詢,遺憾地持份者未能達成共識,改革無奈擱置。宣布聯合諮詢總結當日,證監會主席唐家成表示:「未來路向將確保政策制訂能更靈活、更協調和更迅速地應對新冒起的風險及市場發展的急切需要,以及上市決策以透明、有效率及具問責性的方式制訂。證監會作為法定監管機構,會繼續採用新的前置式監管方針,直接介入嚴重的上市事宜以保障我們的市場;加上今天公布的改善措施,將對市場質素及市場發展產生正面作用。」證監會為保持香港金融市場穩健作出堅定的承擔,但那邊廂港交所發生的連串事件實在令人無法不擔憂。

今年6月,港交所創業板17家公司股價於短時間內跌超過40%,市值總計蒸發478億元,證監會隨即表示關注。有評論指容許全配售的招股模式是問題的元兇,因此港交所早前發表創業板改革諮詢文件,建議禁止全配售。然而,港交所一邊做點亡羊補牢的小改善,另一邊卻打算做一些令投資風險激增的大改革,令人質疑它在監管與業績之間無法自我平衡。

股市須維持健康平衡

說的是2014年起,港交所已積極推動的「同股不同權」。這個方案當年遭證監會迅速否決,近日港交所打算捲土重來。雖然外國市場有「同股不同權」,但同時亦有其他制度保障投資者,如集體訴訟。在沒有其他制度配套下實行「同股不同權」,只會為投資者帶來極大風險。而香港是沒有集體訴訟的。

此外,港交所又建議設立新板以擴大香港的資本市場,為「新經濟」企業降低上市門檻。這些企業多數為電子商貿、網路軟體服務和金融科技的創業公司。因應這些公司本身結構的特點,港交所倡議新板接受未有盈利的企業和同股不同權公司參與,可見它何等急不及待地擴充上市業務。即使上星期港交所推出增加對投資者保障的措施,建議供股比例不得多於25%,以及廢除包銷商規定,減少上市公司透過供股轉讓股權,減低「向下炒」及借助供股賣殼的現象,都只屬小修小補。

這些動作都顯示港交所不斷試圖打破拓展市場和保障投資者之間的平衡。投資當然涉及風險,但作為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其中一根支柱,股票市場必須在有效規管和市場發展之間,維持一個健康的平衡。尤其是香港有較高比例的零售投資者,即相對銀行、證券行等專業投資者的一般市民。據了解,證監會正就港交所提出的新上市建議與其磋商,期望雙方可進一步探討一個有多方共識,以及可行的上市改革方案。

郭榮鏗_立法會(法律界)議員、公民黨執委及專業議政召集人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