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許正宇:有大企業擬遷冊來港

2024年7月8日

疫後營商環境及地緣政治格局轉變,為本港帶來挑戰。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整體環境與疫情前很不一樣,如今需要新手段,更積極有為來面對此情況,「現時耍(同一套拳)係唔得,要耍啲新拳出來」,故港府近年推出一些政策宣言及主動出訪,希望更好結合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近日發表公司遷冊制度的公眾諮詢結果和立法建議,下半年料交上立法會,並已有大型企業表達興趣,尤其保險機構,致力令更多公司扎根香港。

「耍新拳」出擊 險企表興趣

今年地緣政治變局乃市場關注焦點,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受選舉影響。許正宇接受訪問時指出,外訪期間,海外人士主要關注地緣政治、各國選舉、供應鏈、人工智能及私人信貸議題,當中首三項都與政治有關,與幾年前着重經濟有所不同,現在是「雜錦」因素,對於政府、市場人士、中介要求都更高。「以前經常說『在商言商』,現時『在商言政,在政亦言商』,作為政府官員要更多了解市場需要,市場作投資的時候亦要更多了解政治變化。」

在此變局下,許正宇稱,現屆政府上任兩年,由疫情時的應對心態,也變得更主動出擊,惟此時環境與疫前已大相逕庭,「若環境與疫情前一樣,可以像耍功夫般耍同一套,但現時耍(同一套)唔得,要耍啲新拳出來。」近年駐港地區總部數目連年下降,「新拳」之一為近日公布的公司遷冊制度立法建議,許正宇透露,曾與大型企業接觸,在發布諮詢總結後,有保險機構已表達興趣。香港保險業滲透率在亞洲地區很高,近年保險業推出很多政策,包括專屬自保保險公司享有的稅務寬减,故保險業反應好。

深信外資長線一定會重返

他又說,整體社會經濟的變化、政治風險及不確定因素,令企業看風險角度與昔日不同,「以往希望效率高,不同地方比較優勢發展,即just in time;現時大家關心just in case,出事後如何處理?」對保險及風險評估需求,亦是香港強化風險管理中心地位的機遇。惟他坦言,遷冊是企業重大決定,不會一日之內有大量公司遷至,料有熱身期,視乎香港個別行業可提供的機遇及企業自身考慮,望結合其他政策,令更多公司扎根香港,促使地區總部數目回升。

另一變化為本港股市及新股未重現疫前般暢旺,許正宇表示,今年首5個月平均市場流動性達1100億元,按年有所增長,而去年底流動性專責小組提供多項意見,正一步步落實,包括早前宣布9月23日落實惡劣天氣維持交易安排,以及6月底就收窄買賣價差展開諮詢等。

至於新股市場,許正宇指出,目前已改革GEM,亦實施了第18C章上市機制等措施,內地鼓勵龍頭企業在港上市,對前景樂觀。他說,外訪時曾主動拜訪潛在發行人,很多都對在港上市有興趣,只是「擇機而動」;未來冀令市場更國際化,會主動接觸東南亞等地企業來港上市,希望主板愈來愈多不同種類企業,令IPO市場愈做愈好。

對於長線外國資金尚未重回香港,許正宇認為,資金始終是逐利,有投資機會自然會回來,目前只需不斷提升競爭力;亞洲中長期肯定是經濟增長最好的地方,有信心中長期外資一定會返來,往後也積極吸引東盟等市場資金。

致力優化與內地聯通措施

本港與內地金融市場聯通更為緊密,對於下一步部署,許正宇指「跨境理財通2.0」推出效果好,何時推「3.0」則需要監管配套安排及條件成熟,優化方向包括投資額度和產品種類,同時亦希望國債期貨盡快推出、落實REIT(房地產信託基金)聯通,以及把人民幣櫃台股票納入「南向通」等。

近期香港經濟及營商環境具挑戰,許正宇相信整體經濟會慢慢恢復,惟無可否認生態已改變,線上消費量比實體店多,但他對本地商家有信心,政府部門正研究如何進一步推動電商發展。他說:「香港人底子及特質為調整自己、適應自己,並在有需要時主動求變。」該局未來會繼續「興利興革,聚財滙才」,現時本港在變革階段,深信可在新環境下把握機遇。

採訪、撰文:王舒婷 

 

(編者按:信報50周年精輯《科技巨流:18篇得獎報道 見證世界劇變》現已發售)

本地包郵:bit.ly/hkejbook167

「信報書報攤」電子書:bit.ly/hkej_ebooks

上一篇陳茂波:去年本港管理資產規模逾31萬億

下一篇調查:49%香港投資者稱將增加股票投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