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向國際社會顯示包容多元,惹來社會關注。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港人齊心推動發展程度有進步,但直言鼓勵集會的建議狹隘,至於會否透過跟民主派接觸去令社會更齊心,他指不是要做某一樣事情才表示包容。有立法會議員冀官員要具聽取不同意見的胸襟,並呼籲政府說明就反修例中仍沒進行法律程序的逾7000名被捕者作寬鬆處理,以解市民心結。
《施政報告》提出建立關愛共融社會,李家超昨在無綫節目《講清講楚》訪問中,被問及市民現時是否足夠「齊心」去推動香港發展,他認為比較上任之初已有進步,上任時強調「同」這個字 ,即「同為香港開新篇」,經過兩年多施政,覺得在同一艘船上,向同一個方向划船的人變多。他舉例指出,如果每位市民對社會貢獻都是「1」,750萬名市民每人都「1.01」,做多一些,那「複式效應」會更大。
回應大辯論 指政府要做實事
若在符合國安的大前提下,會否與民主派有更多交流,向外界顯示政府包容,李家超表示,每日有很多人想見特首,「750萬市民都想講啲嘢畀我聽,我要選擇我嘅時間要點用」,包容是全面性,並非做某一件事才算包容,「大家用不同方法將自己嘅聲音等人知」,政府聽取後會分析才推出政策,以「最大公因數」平衡意見。民主黨早前指曾約見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以表達《施政報告》的倡議,但稱對方以事忙為由拒絕。
對於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顧問、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建議政府鼓勵集會,是否能證明社會包容存在,李家超直言「包容唔係靠集會嘅,呢啲係好狹隘嘅」,表達意見有很多方法,例如辦座談會,他重提「當年我哋真係發生一啲畀人騎劫嘅事情」,故表達意見最重要平衡社會利益,包容但不影響他人。
張炳良亦曾建議「經濟大辯論」令社會更齊心發展,李家超說任何人都可以辯論,「辯論完之後你有咩結論,話畀我聽」,特首政策組會研究,他形容政府要做實事「唔係憑把口」,要用結果去爭取信任。
狄志遠稱當局要聆聽社會意見
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向本報指出,香港應具有多元聲音,民主黨和民協都是代表某些社會上的意見,政府應要聆聽,而立法會議員負責監察政府,官員要有認同多元聲音的胸襟,否則任何反對意見都覺刺耳,會令施政有盲點。
根據警方數字,就與2019年起的「黑暴」相關違法事件,截至今年7月31日共拘捕10279人,年齡介乎11歲至87歲;涉及罪名包括參與暴動、傷人、縱火、刑事毀壞、襲警等。當中2974人已經完成或正在經司法程序處理,2387人須承擔法律後果。
狄志遠表示,市民在反修例事件後有心結,政府應講清楚有多少被捕人士個案仍未處理,向社會說明,會對這批人士作寬鬆態度處理,才可解開市民的心結。曾協助反修例人士重新申領回鄉證的立法會議員張欣宇稱,據他理解,警方不會明確表示已結案,但亦不會對這批人有法律行動;他說涉案人士總會遇上不同情況的針對,對香港形象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