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6日
立場案昨續審,控方圍繞流亡海外的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許智峯專訪文章盤問。控方指出,羅冠聰推動制裁中港官員,明顯勾結外國勢力,又稱「立場」的專訪刻意鋪排,美化羅的形象,令更多人支持他,質疑若單純交代羅政治主張,專訪報道可用一問一答或直接引述形式呈現。對於羅的受訪影片附上中文字幕,控方質問「是為讓世界各地識中文但不懂廣東話的人觀看?例如台灣?」被告之一的前「立場」總編輯鍾沛權強調,做法為影像新聞的基本配置。另外,辯方透露,《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郭偉健4月不能進行聆訊,案件屆時需押後。
稱訪問文章為許智峯賣廣告
控方日前表示,「立場」發布3篇涉案文章,包括羅冠聰、許智峯和梁頌恆專訪時間相近,質疑是否真的巧合,認為3人信得過「立場」才會受訪。控方代表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昨質問鍾沛權,羅「走到外國叫外國制裁自己國家,你覺得無問題?不會影響國家安全?」伍又指出,「立場」已多次報道羅的政治理念,無必要再訪問,而專訪是「提供平台讓他講多次」。鍾沛權則認為是「觀點與角度」,因人物專訪嘗試立體交代人物,亦要鋪排,呈現羅在英國的生活、遭遇和感受。
專訪文章附有羅冠聰受訪影片,控方提到影片標題為「流亡倖存者的愧疚」,質疑「立場」透過剪接把羅呈現成流亡者、有內疚感。影片附有黃之鋒及周庭入獄、反修例示威畫面,刻意配合羅的說話。鍾沛權回應是尋常做法,影片畫面要與受訪者口述內容呼應。控方又指出,影片配上中文字幕,是為世界各地不懂廣東話的觀眾收看。鍾沛權解釋,配字幕是影像新聞基本配置,能讓觀眾更易理解影片,控方隨即回應,「明白,就是觀眾群會更大。」
至於另一篇涉案文章──許智峯的專訪,內容提及許開設收費平台Patreon賬戶,控方認為是幫許「賣廣告」。鍾沛權反駁,任何報道都會提供資訊,讓讀者認識受訪者,「如果這樣可以說所有新聞媒體都是幫任何新聞人物賣廣告」,說法並不公平。
法官郭偉健下月不能聆訊
控方質疑許「打國際線」,呼籲制裁是違法主張,「他的政治任務完全對香港有害、無公共利益,所以不應被報道。」又說報道故意將許欺騙法庭、成功離港寫得理直氣壯,若讀者不知事實,便容易接受許所推銷的說法;而因為許的言論非法、「踩界」,專訪沒有提及記者名字。鍾沛權回應,尊重員工意願自行選擇是否落名,但他已無印象為何這專訪無記者名。
昨日下午審訊延遲逾半小時才重新開庭,郭偉健解釋,法院錄音控制室發生火警,有煙霧,因控制室收音未恢復正常運作,提議案件押後再訊。辯方代表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則稱,鍾沛權的盤問進度不理想,擔心本月未能完成證供,她不想拖延,而另一被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亦可能會作供。辯方又透露法官在4月不能進行聆訊,案件屆時需押後。
控方交代,預計本周五可完成與涉案文章相關的盤問,另額外需時一至兩天,向鍾沛權問及「立場新聞」的運作。案件明日續審。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區諾軒:初選共識不包否決預算案 |
上一篇: | 國安案申外狀機制 律師會抨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