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5日
一如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局決定把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5.25至5.5厘的目標區間不變,是今年6月以來再次按兵不動。聲明內容與7月時幾乎相同,在「以決定額外政策緊縮的合理程度」方面,保留了略為強硬的措詞,為年底前加息埋下伏線。
利率點陣圖顯示,今年底前將加息一次,而在2024年減息兩次,較之前預測少了兩次。最新經濟預測摘要指出,美國經濟在高利率下表現強韌,委員會打算把利率維持在高水平一段較長時間。
回顧過往歷史,美國經濟在周期最後一次加息後的走勢會有較大差異。有時經濟會迅速崩潰,促使當局在政策上迅速逆轉,果斷減息。當經濟相對強韌,利率便在較長時間內維持不變。過去40年間,最後一次加息與首次減息的時差中位數約8個月,於1984年的一次只相差了1個月,在2006年則相距15個月。
資產市場方面,加息周期結束後首6個月一般利好股市。加息的全面影響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反映盈利增長之上,當局的政策立場若有跡象轉向寬鬆,往往會提振股票的估值。不過,情況之後會變得更加複雜。
債息短期內續升
1994至1995年的一次加息周期是近年的軟着陸例子,聯儲局把利率維持在高位後,並沒有導致失業率上升,經濟持續向好,股市更創下歷史高位。但2000年那一次,科網泡沫爆破,促使聯儲局在加息周期完結後的12個月內減息2.5厘,並在之後一年再減2.5厘,此舉並不足以支持股市向上,標普500指數兩年間下挫近25%。
反觀債市走勢更明確,過去40年間,每次緊縮周期結束都會為美國10年期國庫券帶來正數回報。
九十年代中期的那次經濟軟着陸,利好股市,但國債表現卻相對遜色,由於利率只是輕微下調,兩年總回報率只有17%。反而1984年的一次,卻帶來最強勁的回報,主要是當時10年期國庫券收益率高於12厘,以及最後一次加息之後的首4個月內,減息超過3厘。
今次聯儲局的立場偏向鷹派,我們預期債息會在短期內進一步上升。然而,高利率最終使經濟降溫,推低收益率。因此,我們在未來6至12個月傾向於較長存續期的投資策略。
除了長期政府債券或投資級別企業債外,還有在收益率下跌時表現良好的資產,包括受惠於價值重估的增長股及科技股。
作者為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她為《信報》/信網撰文,探討環球市場的投資機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國經濟回穩 房市仍存隱憂 |
上一篇: | 沒有溝通就是最好的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