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2日

阿米 有米落鑊

美股反彈空間 蘋果馬首是瞻

在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後,美股投機者們看到的訊息只是9月聯儲局會議不加息,年底的事到時再算,長期國債終見反彈,10年債息跌穿4.1厘,大型科技股中,調整較深的蘋果(Apple)及Tesla就明顯回勇,蘋果日前宣布秋季發布會在9月13日舉行,即使內容都是無甚新意的iPhone 15,不過仍然成為蘋果股價回升的上佳理由,執筆之時,科技股升浪已擴散至不少中小型股份,中短線能升多久,以蘋果馬首是瞻決定科技股去留,會是比較簡單的做法。

美股似乎暫時以宏觀交易為主導,一方面市場炒作再通脹,大宗商品石油、銅甚至黃金都反彈甚多,油價有庫存偏低及OPEC+減產政策的因素,雖然地緣政治多變令油價較反覆,但只要衰退憂慮不太深仍能操作,銅價則與中國因素關係較高,信心屬次要。美股反而把壞消息當好消息炒,憧憬經濟自行降溫,不用聯儲局再加息,甚至掉頭減息刺激經濟。之前提及9月美股調整機會不小,其中一項是季節性因素(Seasonality),不過留意到最近坊間已經有太多人突然提及此觀點,傳統智慧教我們「眾地莫企」,但對量化數據依然尊重,整體而言,9月未必一開局就是淡勢,有可能出現明顯技術突破後,才有轉勢造淡機會,暫時輕倉等待為佳。

港股恐捱不到中國10月出招

中港方面還是困頓。傳了一段日子「認房不認貸」政策終於落實,不過內房股普遍高開後回吐,以單一政策而論市場反應是已經炒完,之後再出「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就是允許提高最高按揭成數、降低按揭息率,隱含會容許首套房二按或加按,政策遲到好過無到,無非是為了在今年「金九銀十」之前,盡力催谷一下。

不過,以上政策說穿了只是容許買家增加槓桿,一來最終風險是推在一眾內銀身上,二來即使稍減按揭利息,對現時瀕臨斷供的業主亦只是拖多一點日子,中國經濟尤其出口若未見好轉,此等困局難看到解決曙光。

民企內房的「保交樓」歷史任務,起碼要一兩年才完成,期間所需資金,大多都是由內銀「借出」,最後能否收回一點不能樂觀,加上房貸斷供尚未到高峰,可見對內銀貸款質素及財政實力的真正考驗,可能是才剛剛開始。

恒指8月尾收復18000點,但走勢磨底為主,愈來愈多市場耳聞中國10月開會將「有招出」,不過想大市憑一口氣捱過整個9月,又談何容易?

作者阿米(馮宏遠)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並未持有上述股票,筆者客戶持有Apple及Tesla股票及衍生工具,並可能隨時買入或沽出。

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