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
最近西九項目出現了問題。其實不只是西九項目,郵輪碼頭也遇上同樣麻煩,歸根究柢都是源於項目評估。眾所周知,做項目評估時,要預算收入和支出,以及用上貼現率或者說是回報率,而往往由於項目帶來龐大利益,例如是大量資源、升職加薪等,因此可能會高估了收入,最常見是估算人數增加,價格也提高,經濟欣欣向榮,最後評估認為項目可以進行。但當項目實行時,經濟環境可能不一樣,即使沒有改變,價格不可以定得那麼高,人數也不似預期,於是項目的現金流便出現問題。
項目評估在財務學裏是一個重要但普遍的課題,可惜很多時就是沒有客觀地做好工作。另一個好例子是美食車,這是我常用的教材。美食車的入門門檻超過100萬元,用上項目評估,如果每月收入不到15萬元,或每日收入少於5000元,根本無利可圖。疫情是令到美食車倒閉的其中一個原因,惟關鍵是資本開支太高,每日收入5000元或每小時500元,根本上難以實現。
入門門檻倘太高 步美食車後塵
近日政府鼓吹夜市經濟,我對此並不看好。商場內的夜市經濟基本上不可行,因為店舖內的最大開支是人工,多開幾小時能夠產生更大收入嗎?至於商場外的夜市,如果入門門檻過高,相信也是不可行,只會步美食車的後塵;就算門檻降低,也要有各式東西吸引客人,此時此刻,相信不易成事。要搞夜經濟,不是沒有可能,大可把桂林街、廟街、女人街、年宵市場、工展會混合一起,相信也會弄出點氣氛來。
這次夜市經濟似乎是突然興起的念頭,其實相當危險,應該要有可行性分析,為資本性開支、經濟效益做詳盡研究,但根據過去幾年政府的項目,如郵輪碼頭、西九、美食車等,似乎都分析不到位,怪不得很多人對這個夜市經濟不予支持,而在案例上可能又多添一個例子。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中糧糖業產業鏈享優勢可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