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19日

曾國平 經濟3.0

象牙塔內的風景

何謂了解一件事?不知道這是否算作哲學問題。有此疑問,只緣身在象牙塔內,研究的是與現實世界關係密切的經濟學,在編寫電腦程式、堆砌數學符號之時,難免會想到塔內風景與塔外情況的距離。

冷眼旁觀與身在其中

且以兩個手頭上的研究項目為例。其中一項主題是清朝地方糧價,看的不是糧價隨着天氣、戰亂而出現的變動,而是糧價一些可疑特徵,例如多個月維持不變等。負責紀錄地方糧價的,是縣令等地方領導之下之下再之下的一些文員雜差,在整個官僚架構中地位低微。這類低級官僚沒有迴避制度,絕大部分都是人脈甚廣、熟知當地文化的「地膽」,有些職位更有世代相傳的安排。地位雖低,但有資訊優勢,其自外地的上級也不敢隨便得罪這些「爪牙」。

以上資料,當然都是從書本所得。由於職務太過瑣碎,差役到市場上搜集糧價的實際情況,不會有詳細的歷史記載,也不會出現於小說情節之中,沒有時光機,也不懂通靈,唯有在象牙塔內,以常識想像這些差役的工作情況,推斷出其敷衍塞責的動機。研究同樣「離地」的是,數據中十多種的農作物,大部分從未見過也未吃過,所謂了解只是認得名字。當然,人在塔中,同樣未試過開舖賣糧、沒有到過田裏種糧,對糧價只有抽象的認知。

另一項研究則從清朝中國回到現代美國,主題是聯儲局議息會議。傳媒不時提及的是每次會議後3星期後公布的紀錄,較少人知的是,大約5年後,我們可以看到會議的逐字筆錄(機密資料除外),誰說過什麼,誰提出質疑,誰今天天氣哈哈哈,都像電視劇對白般一目了然。研究目的是從這些「劇本」中量度與會成員的立場取態,計算出每人有多支持決議。

跟現實有距離,源自我從未在聯儲局工作,未參與過議息會議,亦不認識與會成員,不知道他們的性格偏好說話習慣。會議形式氣氛如何由格林斯平時代一直改變到今天,也只能從書本上略知一二,跟親身在現場感受完全是兩回事。無論在網上發掘出幾多檔案和數據,象牙塔內的我知道的還是太少。

無論是教學還是研究,這些例子可以不斷舉出。在課堂上教公司如何「利潤極大化」,但沒有做生意賺錢的經驗,沒有生意失敗的經驗,也沒有欠債太多被上門追數的經驗;研究投資理論,炒股戰績卻相當有限,沒有賺過一桶金,亦沒有蝕過「一鑊金」;分析毒品市場運作,只停留在空中樓閣,欠缺神農氏嘗百草的精神,從大麻到海洛英都沒試過一次,參與非法毒品買賣就更不敢了;探討罪與罰的經濟學,也未試過當階下囚,只能憑空想像。

存在價值:提供想像

講呀講的,好像有點太過了。當心理醫生,也不一定要患過所有精神病。

象牙塔中的象牙,在古典文學中常有幻覺、幻想的意思。例如希臘中的象牙elephas一字,就是從欺騙蒙蔽elephairo一字衍生出來的。又例如《聖經》雅歌第七章第四節:「你的頸項如象牙臺,你的眼目像希實本巴特拉併門旁的水池,你的鼻子彷彿朝大馬色的利巴嫩塔。」其中的「象牙臺」就是象牙塔,跟其餘兩個喻體都是想像出來的華麗事物。

也許,象牙塔的價值,正在於提供一種想像,把現實中看似雜亂無章的事情,串連成一個工整的故事。象牙塔的荒唐,是把想像推得太遠,忽略以至扭曲基本事實,自欺欺人。

只是生也有涯,經濟學者總不能事事「方法演技」地去了解,退而求其次,唯有靠談話觀察,唯有靠翻查記載,一手經驗、二手消息、三手文字皆盡量掌握,讓想像力有根有據地發揮,以防在象牙塔內看風景看出幻覺。

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