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7日
綜觀環球政經局勢,美國早已佈下歐洲與俄烏博弈棋盤,並蓄意拉攏日本、南韓等參與北約圍堵俄羅斯,繼而聯合日本、南韓、印度、紐西蘭、澳洲及菲律賓等在亞太地區圍堵中國,更不惜一切利用台灣作為藉口,美國總統拜登順理成章地全面落實奧巴馬重返亞洲之諾言。可惜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備受牽連,歐美、英國及加拿大等不但欲掏空本港人才及資金,更以風險管理為口號,實質是與中國脫鈎及實施制裁。
美國提高關稅等政策,導致中國進出口下跌,明顯地推行去中國化,美國工業及製造業回流,外商直接投資(FDI)創新高,預計美國就業率及建造業職位大增,最近股神畢非德也投資建築業。
即使中國能維持出口,卻必須透過墨西哥或東協等製造及出口至美國,引致相關成本和負擔上升。除截斷私募基金(遠水)外,美國同時威嚇MSCI及貝萊德等金融機構,令其旗下組合資金(近水)不敢貿然投資中港,形成港股「有波幅、無升幅、塘水滾塘魚」!
1. 避開香港及中國(外溢效應)──此乃最簡單和直接的投資方法,一如其他亞洲或全球基金經理般,不斷減持中國及香港至最低持貨水平或零,把資金配置至以下地方︰
國家或地區︰日本、台灣、南韓、其他亞洲國家、拉丁美洲、歐洲及美國等;
行業方面,主要為科技股、潔淨能源、國防、健康護理、建築、金融、基建與相關股份等。
上述國家或地區和行業幾乎全部錄得正回報。
2.「發國難財」──在逆向市場中,逢高位及反彈沽空,或趁機對沖或購入1、2、3倍逆向ETF等,以少量資金利用長倉甚至含槓桿元素ETF博取反彈,更容易獲利。
投資者可挑選波幅最多、最大及流通量最佳的股票、指數或行業ETF,尤其是啤打系數(β)最高的新經濟股及科技股,若沒有心儀股份,可利用恒生科技指數,並善用正/逆向ETF操作及加入1、2倍槓桿,但必須視乎風險承受程度。
吼「中特估」與優質藍籌
3. 投入「中特估」懷抱──尤以盈利穩定見稱之電訊三寶及三桶油等高息股,電訊三寶剛公布業績,除盈利增長穩定外,並派發高息及保持派息增長,毋懼美債高利率,此類型組合從今年至7月底共錄得逾20%增長;投資者同時可考慮加入三桶油,因應油價波動減持或加碼吸納,靈活滾動,旨在同時賺取高息及中長線股價上升。
4. 短中期操作熟悉和優質藍籌股──尤以企業大部分盈利不受中美博弈影響為佳,倘若看錯,亦可待股價回升,以創科實業(00669)為例,其業務大多於海外及美國市場,今年3月遭沽空機構發表報告追擊,股價隨後大挫至約74元,幸而其2022年業績優於預期,純利只下跌2%及毛利率連續14年上升,股價反彈至約86元。
8月初創科股價一度上揚至約97元,早前公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其盈利下跌18%,拖累股價急滑至約74元,具信心的投資者便可於波幅內遊走,考慮於75至80元水平吸納,大型投資銀行調低其目標價,但仍達97至100元以上,還可受惠美國建築業向好等因素。
中長線買私募股權基金
5. 對沖基金或私募股權基金──對沖基金於逆市中有助分散投資風險和表現更佳,目前中港股市「易跌、難升」,美股在高位震盪及調整中,各位宜加入對沖基金,須知對沖基金與傳統股票及債券關係性較少。
此外,私募股權基金屬中長線類別,有助組合在時間上分散風險,況且因美國收緊銀根,除IPO外,不少具創新、創意產業融資更困難,估值反而吸引,未來在減息及美國大選來臨等情況下,股市可能出現另一巨大升浪,相關升幅料可觀,投資者可透過科技平台花費數千美元購買全球著名的股權基金,為自己打造(DIY)迷你家族企業。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今年8月15日一周下跌0.90%,年初至今表現為-2.6%,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783.74%,平均年化回報8.58%。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作者所屬東驥旗下基金及客戶組合則持有創科、電訊三寶及三桶油,並有可能出售上述公司的股份。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0天免費閱讀】用案例去建立和教授管理的理論 |
上一篇: | 貨幣政策威力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