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17日

曾國平 經濟3.0

貨幣政策威力有多大?

新學年開始,教研究生宏觀經濟,其中一個必然題目,名字很長,一般簡稱VAR。這個VAR,當然不是足球場上的video assistant referee,也不是金融世界的value at risk,而是計量工具vector autoregression。英文名字不明所以,中文翻譯「向量自回歸」更加不知所云。這套工具,應用甚廣,而跟大眾最有關係的,是無論學界內外,對貨幣政策影響的理解,主要是來自VAR分析。

根據大部分的VAR分析,央行威力不小而且持久,利率一加一減明顯改變經濟走向,跟財經傳媒、業界分析師的基本假設一致。

簡單例子說明VAR是什麼

不想濫用術語,既然拋出VAR一字,總不能就此作罷,務必要向大家解釋這個工具到底在做什麼。

且舉一個簡單生活例子。假如你記錄每日的體重、攝取熱量、運動量,如是者維持了1年,收集了365日的3組數據,此時VAR就可以派上用場。分析起點,是三者在時間上都有關係,例如上星期吃得太多,今天你會抽時間多做運動;又例如你感覺褲子愈來愈緊,也會盡量少吃一點。此外,生活中亦有各種控制不了的情況,例如你家附近修路,每天上班被迫要多行10分鐘,套用VAR的術語,這是運動量受到的衝擊(shock)。今天多行10分鐘,這衝擊影響的,除了即日的運動量,還可包括熱量(走路後特別餓,早餐吃多了)。這衝擊還會影響將來,例如你因為今天走路太累,取消周末行山的計劃,間接令體重不跌反升。除了修路,衝擊還可以是同事辭職令你吃了熱量極高的「散水餅」,又或你吃完自助餐不幸食物中毒病了幾日,諸如此類,衝擊形式多不勝數。

VAR可以告訴你的是,在這一年裏面三者如何互相影響,以及如何因為不同的衝擊而改變。再進一步推論,由於衝擊都是意料之外,三者因衝擊而出現的變化,可理解成因果關係。例如我們想知道運動對體重的影響,不能只看這一年兩者的關係,齊上齊落又好,一升一降又好,反映的可以是兩者互相牽引(見體重上升,隨即多做運動),也可以是熱量在背後作祟(吃了抑制食量的減肥藥,體重減同時沒有心情運動)。要知道因果關係,我們需要的是像修路等的衝擊,看「無端端」增加運動量後體重的反應。

離開日常生活,進入宏觀經濟,以「通脹、GDP、政策利率」取代「體重、熱量、運動量」,就是一個分析貨幣政策的簡單VAR了。要知道利率與經濟的因果關係,我們不能單看兩者的關係,也可以是兩者同時受油價等因素影響。要知道貨幣政策威力有多大,我們需要的是政策利率受到的衝擊。

央行從不隨機改變利率

這就是用VAR分析貨幣政策的問題所在了【註】。你的生活充滿意外,可以因為修路而增加運動,或有同事辭職而食「散水餅」,但負責政策利率的央行,它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因應經濟環境而作出,見通脹上升加息,見失業上升減息,又或遇上什麼金融危機、天災人禍,需要突然大幅放寬政策。是的,要知道貨幣政策的威力,我們需要央行發神經地做實驗,今次額外加0.25厘,下次又無端減半厘,靠製造意外去找出因果關係。

現實中,央行當然不會如此亂來,VAR分析的解決方法是,盡量搜集央行掌握的訊息(如各種經濟數據、預測等),剔除利率大部分其來有自的變化,餘下解釋不了的,就當成利率的衝擊,繼而算出衝擊對GDP、通脹等的影響。

這種做法流行了幾十年,為貨幣政策提供了大量的「實證支持」,但有兩方面難以解決。一,由於考慮的訊息不同,你的VAR分析可以跟我的差天共地,貨幣政策的影響由小到大、由短到長應有盡有,難定對錯;二,央行不是一般人,掌握的訊息不止在網上可以下載的數據,每次出現異常事件(如銀行倒閉、個別市場流動性不足等),都有大量不公開的資料可供參考,VAR分析解釋不了的利率變化,反映的只是外界所知不夠央行多而已。

也就是說,根據VAR分析,我們對貨幣政策的威力所知不多,所謂「減息救經濟」或「加息防過熱」等的流行說法,其實沒有很充分的根據。近年宏觀經濟學的一個研究方向,就是在傳統VAR以外另尋出路,例如去年本欄〈貨幣政策的瞬間「衝擊」〉一文,就介紹考慮極短時間的分析方法:央行公布政策前後的數十分鐘,沒有其他因素干擾,那段時間的市場變動,就可理解成貨幣政策的影響了。不過,這種方法可看出股市、債市等的反應,通脹、GDP不是半天之內就有反應的東西,貨幣政策的威力還是未窺全豹。

註:本文只討論VAR的一個主要爭議,想多了解VAR分析貨幣政策的其他不足,可參考一篇篇幅甚長、由經濟學者John Cochrane撰寫的博文(https://johnhcochrane.blogspot.com/2023/08/interest-rates-and-inflation-part-2.html#more

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