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14日

周奐彤 市場觀點

日央行緊縮之路漫長

過去一年,相信大部分投資者都會把注意力放在各央行的貨幣政策之上,不難發現,日本與全球其他地區的貨幣政策存在明顯差異。美國聯儲局及歐洲央行大幅加息以遏止通脹之際,日本央行仍然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為刺激經濟增長,同時令日本經濟擺脫通縮,央行自2016年初部署負利率政策(NIRP)及收益率曲線控制(YCC),前者是把短期政策利率維持在負數,商業銀行需要為持有的超額準備金支付利息,有助鼓勵銀行向消費者及企業提供更多貸款,從而促進支出及經濟活動。

至於YCC,則是控制特定年期的長期利率,日央行一直透過買賣10年期日本政府債券來維持其目標利率,把長期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有助降低長期借貸成本,鼓勵企業投資於長期項目。央行繼2022年12月把YCC浮動區間調整為正負0.5厘後,今年7月底決定再調整YCC框架,允許長期利率的浮動上限擴大至1厘,外界解讀為收緊政策的一步。

通脹升溫促調整YCC政策

從各方面看,日本央行作出此政策調整不無道理。當地6月份總體CPI按年上漲3.3%,核心CPI(扣除食品及能源價格)則升2.6%,遠高於央行的2%目標。春季工資談判亦出現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基本工資的最大增幅。宏觀經濟指標表面上似乎為日本央行收緊政策「開綠燈」;然而,實際上,緊縮政策並不會一帆風順。

日本央行將無可避免地要應對三大問題,例如政府債收益率飆升所帶來的潛在衝擊,對貨幣的影響,以及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

首先,收益率急升造成負面反應的風險不大,因為市場看來無意挑戰日本央行把10年期政府債收益率維持在1厘以下的意圖。另外,當地銀行業出現類似美國中小型銀行危機的可能性低,因為與美國相比,日本銀行業的存款基礎較高,而且更加多元化。此外,日本央行可將所持的日本政府債持至到期,因此其未實現損失的問題不大。

雖然,外滙干預是日本財務省的責任,但是央行也希望確保日圓穩定,如果日本政府債收益率上升速度過急,在美歐利率幾近見頂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日圓突然升值。

逐步減買債同時縮表

不過,真正挑戰在於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經歷10年量化及質化寬鬆之後,其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數倍,超過GDP的1倍。這可能會阻止日本央行提高短期利率,因為在正利率下,該行便需要支付經常賬儲備的利息。如果在央行資產負債表沒有大幅削減下提高短期利率,可能導致該行出現赤字,減少轉移向政府的收入,令政府陷入財政困境。

即使目前尚未清楚日本央行將如何引導日本政府債市,但該行希望實行量化緊縮,逐步減少購買政府債及資產負債表規模,繼而允許短期利率上升。日本央行將審慎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確保通脹及工資增長足以讓其推出緊縮政策。筆者認為,日本央行的緊縮政策應該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作者為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她為《信報》/信網撰文,探討環球市場的投資機會。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