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7日

羅珏瑜 市場觀點

披露準則推動可持續發展

2023年6月26日,致力建立全球通用的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披露標準,並提供結構化和一致資訊的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正式發布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的最終版本,該準則包括《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可持續相關財務資訊披露一般要求》(S1)、《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2號──氣候相關披露》(S2)。

其中,S1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風險與機遇,而S2則專注於氣候變化相關的風險和機遇。準則的核心內容是根據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 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的框架制定,涵蓋管治、策略、風險管理、指標和目標4個層次。

香港交易所(00388)作為本港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他們會根據ISSB的披露準則,制定一個適合香港情況的披露指引。然而,ISSB官方指出,港交所在4月份發布的諮詢文件缺少部分內容,導致披露指引完整性不足。預計即將發布的港交所ESG披露指引,相對於4月份的諮詢文件有較大調整。

制定明確管治框架

不管是從符合監管的角度,還是為了未來發展趨勢,企業都需要熟悉披露要求,把可持續發展納入其業務戰略規劃和日常營運中。面對轉變,企業應該如何為即將到來的新要求作準備?

首先,制定明確管治框架,如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範圍、政策及責任分工,並融入公司策略。第二,高層薪酬制度與可持續發展的績效指標掛鈎。董事會應具備充分能力和專業知識,指導企業應對可能威脅業務戰略或目標達成的ESG風險。第三,設立專門的可持續發展部門或委員會,負責制定和監督相關策略,確保其與企業整體戰略的一致性。

積極溝通 培訓與實踐

第四,密切留意行業內可持續發展動態,積極與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及相關諮詢機構溝通。第五,通過培訓和教育,鼓勵員工參與可持續發展實踐,並為企業發現新的風險和機遇提供建議。

另外,在增強系統化的收集氣候資料的能力方面,企業可以識別關鍵排放和活動,並設定減排目標;建立系統化的資料收集程序;給員工提供培訓教育,確保資料準確收集和記錄;與專業機構和資料服務平台建立合作關係;定期審查資料收集過程,評估資料的質素及可靠性。

隨着時間推移,可以預見ISSB的披露準則將在亞太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領域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

作者是華坊諮詢評估執行董事,她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