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
筆者上周於「沿圖論勢」一欄指出,從資金透過「滬深港通」渠道(即「北向資金流向」)流入A股的情況,某程度可窺探基金等大戶對內地宏觀經濟前景的看法。
除此之外,於美國交易所買賣、投資於中國股票的ETF,例如iShares MSCI China ETF(MCHI)和Kranes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 ETF(KWEB)等,其資金流向(50日移動累計變化;下簡稱「美市A股ETF資金流向」)亦可以達到類似目的,只是這項ETF資金流向很大程度是反映美國散戶投資者的觀點而已。
事實上,可有效地、曲線顯示內地宏觀經濟狀況的南韓出口(按年)增長,與前述「美市A股ETF資金流向」移動方向大致相若,兩者近7年來關連系數約為0.52。
去年底中央「清零」政策逐步取消,經濟開始復常,資金曾有一段時間湧入這批ETF,但隨後經濟增長動力減弱,資金湧入情況無以為繼,並已連續3個月錄得資金淨流出【圖】。
無論如何,「北向資金流向」或美市A股ETF資金流向,都與A股表現有一定密切性。目前南韓出口按年增速已下挫至15.2%,是近3年以來第二差,若然繼續乏力回升,某程度預示A股稍後將承受一定壓力。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編者按:呂梓毅《港股追勢36計──入市必讀重要指標》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期待人行「放水」 銀行板塊有炒味 |
上一篇: | 從YOLO到FOCUS 炒股潮語暗藏玄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