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
6月5日,周一。貪婪與恐懼乃股海不變定律,一個泡沫爆了,又有另一個應運而生。如是者,炒股潮語層出不窮,共通點是都能「踢爆」股民心態,但泡沫成因不一而足,每個潮語興起皆有其獨特背景,玄機值得細味。
近幾年,FOMO(Fear of Missing Out)一詞大行其道,放諸今天,最佳例子莫過於輝達(Nvidia)年初以來飆近兩倍,無貨在手者狂問升咗咁多仲追唔追得過。「害怕」什麼?之唔係冇人陪自己窮囉。
聽風辨影洞察變化
另一炒股潮語YOLO,大家想必也很熟悉,那是You Only Live Once的縮寫,聽落好悲壯,每個人都只能活一次,閣下會以什麼態度面對人生?早在美國年輕散戶於Reddit討論區熱炒此詞前,YOLO在文化圈已被用作表達某種理想的「符號」,與股市扯上關係,據聞源於一位自稱Roaring Kitty的網紅在Reddit上不斷以GME YOLO為題貼文,分享買賣迷因股GameStop賺翻天的超爽經驗。網民有樣學樣,喪屍般四出找對象挾淡倉,瘋眾狂炒迷因股,就這樣成為一時佳話。
FOMO、YOLO早已成功「入屋」,論流行程度,足以在財經詞庫中佔一席位。可是,金融市場瞬息萬變,潮語要跟上發展,必須不斷更新,近期冒出頭來的是FOCUS。
此乃縮寫,跟正規字focus(焦點)沒半毛錢關係,指的是Fear of Cash Underperforming Stocks。聽風辨影,風險胃納、資金流向出現哪些變化,窺一斑足以知全豹。
證諸數據,EPFR最新統計顯示,截至5月31日的一周,美國股票基金錄得淨流入133億美元,扭轉持續達六星期的淨流出局面,金額且為今年最高。唔使問阿貴,吸資王非科技股莫屬,相關基金錄得85億美元淨流入,以周計歷來最多!
這些日子,老畢一直在想,2023年美國發生了金融海嘯以來最嚴重的銀行危機,債務違約一度看似「唔係講玩」,地緣政局更是沒有一天不高危。如今美國短期國債孳息率也有四五厘,要建立一個看淡風險資產的論述,理據俯拾皆是。
耐性有限害怕錯失
矽谷銀行(SVB)3月爆煲後,資金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湧進貨幣市場基金,一則穩穩陣陣已可取得不俗回報,二則有錢在手何愁沒平貨執,眼見美國十幾年來終於再有具規模的銀行倒閉,且連爆數家,政府一旦賴債,後果更加難以想像。面對淡友口中的「完美風暴」,揸重現金不失為上策。
問題是,人的耐性畢竟有限,等待要付出機會成本,銀行不穩疊加違約危機都無法「擊沉」美股,大盤指數更在科技巨企AI上身下不跌反升。隨着債限鬧劇落幕、銀行動盪紓緩,害怕錯失心理只會愈演愈烈。
說到底,現金回報再理想,又怎彌補得了錯過股市新一波強勁升浪帶來的遺憾?投資者近日有否受到FOCUS心態驅動,前述資金流向數據已把答案寫在牆上。
金融海嘯2.0、美國欠債不還等「黑天鵝」來了又去,再講就要數到政府避過違約後得趕緊補發國債集資,大量流動性恐被抽走。然而,試問有哪個投身人工智能熱潮的股民會認真推敲流動性增減,根據分析結果決定應否高追輝達或其他AI概念股?散戶唔大番你一句You Only Live Once,已算畀足面矣。
老畢並非鼓勵投資者跟隨別人FOMO或FOCUS,談論這些,只想說明並非所有人都負擔得起無了期等待,跑輸(underperforming)的風險是很真實的,對基金經理尤其如此,一旦超出極限,往往唔到他們保持理性,股市melt-up話唔埋就此自我實現。
專業炒家經常提醒自己尊重市場,無非為了避免形勢不利時愈踩愈深,求財一旦變成求氣,損失唔講得笑。對沖大鱷阿克曼(Bill Ackman)當年沽空美國直銷商康寶萊(Herbalife),久戰不勝心浮氣躁,在另一大鱷伊坎(Carl Icahn)反狙擊下潰不成軍,最終慘蝕10億美元才平倉投降。阿克曼由始至終並未放棄對康寶萊的堅定觀點,深信該公司商業模式與道德操守爛透,退出交易全因大勢已去,不服輸只會愈蝕愈多。
最緊要尊重市場
講這宗股壇往事好像有點無厘頭,何況最近輪到伊坎的上市公司Icahn Enterprises給沽空機構Hindenburg狠狠狙擊,大鱷恩怨,三言兩語焉能說清。我想講嘅係,不論唱淡或造淡,尊重市場都十分重要。
這跟對錯無關,而是聲稱經濟衰退遲早發生,又或康寶萊股價難逃「清零」,一年唔得兩年,兩年唔得四年,「擇善固執」要付出多大代價?所謂尊重市場,就是要替悲觀情景定出一個期限,倘若拖得太久,哪怕終有一天成真,也會變得毫無意義,因此而損失的機會成本更加計無可計。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窺探中國宏觀表現另類指標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