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
ChatGPT於去年11月初面世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熱潮席捲全球。近半年來,由生成式AI配合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應用,已造出林林總總、應用範疇廣泛的軟件和程式,例如自然語言處理(NLP)、內容創建和虛擬助手等工具。
霎時間,AI猶如人們的萬能助手,什麼問題都可交由AI處理。故此,不少分析認為,日後將有兩成,甚至更高比重的人類工種被AI取代。是否如此,以目前AI發展的速度之快來看,幾年之後自有分曉。不過,當下投資決定,全權交由AI負責,表現暫時似乎還是差強人意。
AI Powered Equity ETF(AIEQ)是一隻以AI操盤的股票ETF。AIEQ是由一家專注於利用AI技術作投資決策的金融科技機構EquBot LLC在2017年10月18日所成立,迄今已有超過5年歷史。
AIEQ目標是透過利用自然語言處理、認知計算(Cognitive computing)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分析大量的財務數據和其他資料,如社交媒體帖文等相關訊息,作出股票選擇和交易決策。由此可見,AIEQ的投資決策不依賴於人類主觀判斷,而是根據系統分析和模型預測作出。
截至今年5月底止,AIEQ市值約1.07億美元,規模不算很大。目前投資組合三大持股(佔比),分別為Advanced Micro Devices(4.6%)、Marvell Technology(4.5%)和Monolithic Power System(3.6%),橫跨半導體、零售、銀行等多個板塊(註:三大行業合共佔投資組合約50%比重)。那麼,AI操盤表現又「得唔得」呢?
以去年10月中美股見底起至今年5月30日計,AIEQ表現可說「得個桔」,連同期內派發的股息回報只有0.07%,較同期追蹤標普500指數的SPDR S&P 500 ETF Trust(SPY)達18%的升幅,相距甚遠【圖】。
投資表現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左右,除經濟、息率、企業盈利等宏觀和微觀因素外,有時還受到投資者非理性行為所影響,例如目前資金蜂擁流入AI相關股票。故此,AI要有效地模擬人們心理行為,成為投資界長勝操盤員,談何容易?過去半年多的成績表或許暫已說明一切。當然,AI發展一日千里,日後能否成事誰也說不準。不過,屆時所有操盤員都由AI取代,即是AI基金鬥AI基金,又係咩玩法呢?
無論如何,或許未來幾年分析員和基金經理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不致被AI「搶飯碗」。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編者按:呂梓毅《港股追勢36計──入市必讀重要指標》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科技股走勢獨強 短期仍未炒完 |
上一篇: | 我從黃仁勳和畢非德身上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