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
受人民幣跌穿7.1兌1美元關口拖累,港股昨天沽壓沉重,於18000點關才見支持,收報18234點,整個5月份累瀉1660點(8.35%)。
經過不折不扣的「五窮」後,港股今日踏入6月份,傳統上有「六絕月」之稱,但以歷史數據分析,「六絕」的周期表現並不明顯。統計過去10、20、30、40、50年資料,恒指於6月份的平均變幅介乎下跌0.21%至上升0.22%,若以中位數計算,上述5個時間窗的6月份皆錄得正回報(0.15%到0.83%)。
往績向好比例較高
此外,若然觀測過去半世紀不同時段表現,更可發現除了最近10年恒指於6月份的下跌比例僅夠50%外,其他時段卻是升市比例較高。簡言之,6月並不是想像中的「絕」。
今年情況更為有利,往績顯示,每當恒指5月份錄得明顯跌幅,6月將可迎來大幅反彈。事實上,近50年只有7年的5月份下挫5%至10%,而隨後的6月全數皆能回勇,且漲幅由1.84%到11.4%不等,平均值和中位數都約為6.1%【圖】。由於5月跌了8.35%,以此推算,港股今年「六不該絕」。
話雖如此,但從大市角度來看,投資者還是小心一點為妙。自1995年3月有統計至今,全部港股股價高於50天線比率(中線市寬),於6月份平均按月下跌3.9個百分點,是全年第三差的月份;下跌比例則接近六成,意味整體市況於6月份有較大機會表現欠佳。換句話說,月內可憧憬恒指反彈,惟扭轉大市弱勢的機會卻不算太高。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Nvidia爆上之後 |
上一篇: | 「豬周期」近見底 留意中糧家佳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