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
最近港滙向上,相信主要原因是中美息差收窄,1個月HIBOR昨天去到約4.46厘,是近月高位,相信4厘以上的利率會維持一段長時間。
由於市況波動,市場傳聞特別多,有傳基金公司把總部遷往新加坡,令資金轉移至星資銀行,有兩間發鈔行需要向同業拆借大額短期港幣,應付資金需要,筆者不清楚傳聞是否屬實,但是這樣轉移資金,影響應該是短暫,同時如果賣出港元,港元應該不會有反升的能力,似乎是因港美息差靠近,套息交易平倉令港滙上升,這個理由更加符合邏輯。
狙擊沽空成反向指標
記得4月中時,看淡港元的對沖基金受訪時指出,仍在沽空港元,原因是地緣政治關係。市場有買有賣十分正常,但是該對沖基金自2017年已沽空港元,經歷多個牛熊市仍未死心,毅力確實驚人,且分析錯得離譜。多年以來,單是沽空的利息成本,也是一個驚人數字。每次他出來講完之後,港元都會反彈,直接變成一個反向指標,徒然變成笑話,可能真的要等到投降之後,港元才會有比較大的波動。
講到對沖港元風險,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原因是地緣政治沒有人知道5年後世界會如何,所以持有大量港元資產,例如房地產,其實可以考慮若干方案,最簡單直接當然是在外滙市場買入看跌的產品,但問題是時機難以掌握,很容易如過去多年沽空港元的對沖基金那樣,利息虧損嚴重,故此筆者認為應該用另一種思維去看。
為何需要對沖?原因是有資產又怕貶值,如果是住宅,其實可以考慮「借爆」槓桿,如果谷到最盡,1000萬元借900萬元,目前鎖息上限在3.125厘,然後兌換美元套息,要在美元區找個投資工具「跑到」3%其實唔難,就連蘋果公司也有利率4.15厘的儲蓄戶口,900萬元做定存或隨便買個理財產品,相信不是太難挑選,完成這套組合之後,簡單來說,在幾年內Net Exposure會減少至10%附近,就算港元突然跌一半,損失都大幅限制了。
這個方法的壞處,在於要估息差,如果有一天港息高於美息,便要平倉,否則單是蝕息差也很厲害,同時也要具備港元現金流,因為要借900萬元,要至少有9萬元月入,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因為即使息差有賺,樓按也要還本金,所以會有供款壓力。不過,在眾多對沖、沽港元方案中,如果不想賣港樓,這是筆者想到的最佳方案。若然各位讀者還有更好的「天橋」,歡迎告訴筆者。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國航受惠國際線復甦 |
上一篇: | 滬深港通上日成交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