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6日
筆者最近留意到美國鞋類、服飾分銷商Deckers Outdoor股價日前創歷史新高,今年升幅更超過40%。Deckers主力賣鞋,擁有數個品牌,以2022年批發收入計算,便服鞋品牌UGG佔比56%,行山/跑步鞋品牌HOKA佔32%。Deckers旗下有些鞋的外觀設計見仁見智,有人甚至戲稱為Ugly Shoes。不過,其實Ugly Shoes的特徵包括厚底、笨重及不平常的用料,以正常審美眼光來說不算美,但也可算是多年另類潮流的一種,奢侈品牌Balenciaga的鞋款不少便是如此,也很受歡迎。
因為Deckers此股,所以筆者亦開始留意HOKA,雖然該品牌於香港未見有專門店,惟在包括運動用品店甚至連卡佛等零售點也有銷售HOKA。
HOKA消費者分銷商反應兩極
根據店員、朋友及網友的分享,HOKA是頗受歡迎,一是其多功能、抓地能力強,適合行山或跑步;二是由於其厚底設計,有人會當它是健康鞋穿着。
有一間運動用品店的負責人提到,以前也有分銷HOKA,從他的專業角度出發,認為該品牌的鞋底雖厚,但不夠實,反而在功能上打折扣,所以現在沒有再賣HOKA,並建議可考慮Altra及Salomon兩個品牌的鞋,其中Salomon是屬於安踏(02020)旗下Amer Sports。
只要深入點去看,可發現有多個品牌的行山鞋都受不同行山人士推崇,各有所好,可謂群雄割據。儘管如此,差不多每個品牌的某些主打鞋款,都會用上Vibram Megagrip鞋底,因其防滑耐用,能應付不同情況的路面。
作為投資者的第一個直覺,是會去查看Vibram這個黃金大底是否上市公司所有,可惜這間有逾80年歷史的意大利企業是私人公司,就如擁有Gore-Tex物料技術的美國公司W.L.Gore & Associates般,盈利不會和你分一杯羹。
On設計講究 估值偏高
在探索行山鞋的過程中,筆者也認識了只有10多年歷史的瑞士品牌On,特色是有多個窿窿的Cloud鞋底,已具專利,有姿勢有實際,每款鞋在設計上也十分講究,配襯不同顏色,並已和LVMH旗下主要品牌之一、以產品設計知名的Loewe有三次聯乘合作,店員也說買On的消費者,較多看上其款式設計多於其功能,不知道是褒還是貶。
擁有On的On Holding於2021年底在美國上市,去年才剛錄得盈利,今年股價便勁飆約90%,賣點是全球仍有多個市場未被開發,缺點是預期今年及明年市盈率分別約55倍及40倍,估值偏高。投資了On,便會希望它能至少在未來兩三年仍然火熱,可是事實上有多少人真的有如此好眼光。
Allbirds續虧損 Crocs翻身
此時,我想起了一個叫Allbirds的品牌,其輕便鞋的賣點是環保物料、輕巧舒適及多款多色,有持續發展概念,2021年底上市時是如日方中,但去年收入增長已見放緩,市場更預期今年將倒退,虧損持續,未知何時見盈利,該公司的股價今年甚至累挫約50%。美國一項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只有47%的Allbirds消費者稱會在2023年購買多件該品牌的產品,這對於消費品牌來說,着實很低。該公司把其業績欠佳,歸咎於推出偏離核心消費者的一系列新產品,以致銷售表現未達預期。
還有一個近年復興的品牌Crocs,10多年前面世時很受歡迎,上市後股價曾漲數倍,但收入自2011年起停滯不前達8年之久,自2014年起更連續5年錄得虧損,股價自2011年高位至2017年低位,調整足足有80%,要到2019年才轉型成功,把產品去蕪存菁,並把扣在鞋身招牌窿窿的多款圖案變成賣點,業績及股價皆成功翻身,當中轉折,又有誰能事先估算。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基金客戶沒有持有上述公司。
作者簡志健(紅猴)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搶人才也要重視挽員工 |
上一篇: | Nordson受惠全球再工業化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