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日
在剛剛過去的4月,現貨金價以1989.6元(美元.下同)收市,這是歷來最高月度收市價。然而,相信眾多傾向看好的分析者,對此仍不十分滿意,因為,他們在行情火熱的3月底,幾乎一面倒預期,金價可在4月創出歷史新高。
金價創月度最高收市
可是4月金價最高只曾升抵2048.7元,距前歷史高位2074.9元尚有數步之遙,月內大部分時間,行情主要在2000元關口上下爭持反覆。記得當時本欄對上述樂觀預測抱保留態度,這除了分析重點有所不同外,另一原因是在金融市場,假如太多人抱着相同的預期,事情反而未必得到兌現。所以,本欄表述觀點與主流派意見,往往存在某些差異。
話說在今年首4個月,期金價格錄得9.47%的漲幅,表現為四種貴金屬之冠。期銀升幅為4.93%,期鉑僅微揚0.66%,往年表現最佳的期鈀反下挫16.02%。
與此同時,金甲蟲指數報漲13.44%,銀礦業指數則升6.07%。兩者表現均分別比金銀兩市為好,這屬於正面訊息。
慎防白銀重演「五一」突變
美元滙價及美債孳息率回軟,是支持金銀價格主要因素。上述期間,美滙指數回落1.81%,10年期孳息回跌11.01%。此外,道指微升2.87%,相信對金銀價格影響不太大。而GSCI商品指數下跌7.39%,則可明白到為何最具貨幣屬性的黃金,表現比其他較具商品屬性的貴金屬為好。
現正值國內五一長假,石林想起2011年該段時間,白銀行情風雲突變的往事。話說銀價在該年4月底飆升到49.79元,大有挑戰上世紀八十年代歷史高位50.5元之氣勢。
惟到五一假期中國休市之際,有人趁機將銀價從高位大力壓至33.05元的低水平。數月後銀價雖然曾反彈回到44.18元,也未能阻止銀市由牛變熊。市勢變成中長期反覆下跌,直至2020年3月低見11.63元,才結束這段由牛轉熊經歷。
這段銀市故事,說明過去的確有人曾干預並成功操控銀市。聯想到上周COMEX白銀庫存量進一步下降到8428.25噸,再創2018年6月以來的新低,但銀價依然受制於25.36元,令人懷疑銀市現正又受人為干預,且應提防長假期行情突變。
正如本欄日前所說,金銀兩市有兩股相反的力量在爭持,一是認為通脹已見頂、利率將回落;二為遏抑金銀價格以維護美元地位。兩者至今尚未分勝負,故市勢續上下波動。
美「超級周」或影響後市
最近市場對「去美元化」及「回復金本位制」關注度升溫,這為金銀牛派注入強心針,其氣勢漸變得略佔上風。但這方面似有過度解讀之嫌,「去美元化」不等於美元會消亡,充其量是貨幣體系將變得多極化,且道路十分漫長。另外,以當今全球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回復用有限供應的黃金作貨幣,恐脫離現實。至於致力維護美元地位的美國官方,最近似顯得略被動,但其在言論和行動上堅持緊縮政策。聯儲局已連續5周回復縮表操作,共減縮了1710.19億元,似不再擔心有負面效應。
本周聯儲局議息及最新就業數據公布,故被稱為「超級周」,有可能影響金銀後市走向。我們宜留意聯儲局會否暗示將暫停加息,及對銀行業動盪事件的評述。
此外,要關注美就業市場的盛衰。現估計金價暫仍在1950至2050元範圍內爭持,突破此範圍市勢才有較明確的方向,以決定稍後上試2100元新高,還是回試1900元水平。銀價則暫續在23.5至26.2元的範圍內爭持,突破此範圍後,市場才有較明確取向,以決定稍後挑戰27元阻力,抑或回試22.5元水平。我們不宜抱過分一面倒的心態,以及不宜做過高槓桿比率的交易,因市勢太飄忽。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