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
人民銀行本月中公布貨幣政策委員會今年第一季例會細節,反映人行對於經濟復甦的信心增強,宏觀調控壓力呈現緩解。不過,在經濟回穩的同時,經濟結構仍存挑戰,復甦速度和可持續性需要觀察,樂觀的是,內需再加速存在較大空間,估計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有序平穩評估。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更傾向於精準發力,大規模刺激政策推出的機會較低。
參考數據,自2022年開始,內地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累計按年增長速度持續低於固定資產投資,並呈現加速回落趨勢;此外,目前青年就業挑戰較嚴峻。為解決問題,人行提出着力支持擴大內需、繼續加大對企業穩崗擴崗和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促進政府投資帶動民間投資等措施。總體而言,經濟復甦基礎尚待確定,預計貨幣政策穩增長基調將延續。
再減息空間較低
展望中央後續貨幣政策,第一季例會表述特別突出精準有力,且不再提及逆周期調節,僅保留跨周期調節,並要求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兩種疊加功能,反映內地政策目標從面對疫情挑戰,轉為支持重點領域及較弱的環節。最重要的是,政策力度需要適度回調,持續回歸正常化,焦點為「總量穩、結構優」。某程度上帶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基調更偏向穩健,估計總量工具發力的頻率較去年將略減,更加側重於再貼現、再貸款等結構性工具的精準使用。
另外,第一季例會對信貸節奏相關描述,從有效增長轉變為合理增長、節奏平穩。在目前經濟延續弱態復甦環境下,預計內地第二季信貸增長動力有機會減弱。仔細觀察會議用字,首季例會從去年第四季的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轉為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考慮到人行官員在3月初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實際利率水平是比較合適的,象徵隨着宏觀經濟回穩、信貸需求復甦,以及銀行淨息差持續收窄,人行再次減息的空間較低,估計後續銀行涉及放貸的利率下跌趨勢將收窄。
至於內地房地產,第一季例會較關注供應端和需求端,供應端持續強調優質房企風險化解和,以及資產負債狀況改善;需求端則提及住房租賃政策改善,可見保主體依然屬地產調控政策當中較為重要的領域。
加碼刺激不迫切
在政策執行上,人行早前曾回應結構性貨幣政策退出,但持續關注保供穩價。其後在4月17日,中期信貸便利(MLF)投放延續「價穩量增」的趨勢,而跟着公布的貨幣市場報價利率(LPR)則維持不變。在內地經濟穩步復甦與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的背景下,人行短期進一步加碼政策並不迫切。
除了貨幣政策外,觀察近期國家政策趨勢,從產業政策上,特別是數字(數碼)經濟和人工智能領域,最高人民檢察院就加強數字經濟司法保護發文,目前內地數字經濟正處快速發展階段,進一步強化司法保障有助於保障領域各市場主體及其合法權益,助力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發改委早前也對豬肉、化肥、鐵礦石等重點商品的保供穩價工作作出部署,將通過加強調研、投放儲備、加強監管、約談指導等方式遏制不合理價格趨勢維護市場秩序;同時表示將刺激以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提高民營企業參與國家性項目積極性、加大對數字經濟支持力度,後續支撐政策將持續出台。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企業掛牌 港美要求大不同 |
上一篇: | 消費拉動復甦 中國增長轉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