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
氣候變化及隨之而來的應對措施,持續成為全球市場焦點。之前我們曾在此專欄內分享過各國政府就全球暖化問題所作出努力,包括推出政策以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力求達致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目標。今次我們將進一步探討機構投資者如何通過低碳投資,為投資組合減碳。
機構投資者對氣候變化問題重視早已有之。由聯合國號召的淨零資產所有者聯盟(Net Zero Asset Owner Alliance,NZAOA)2019年9月成立,12位成員包括退休基金及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資產管理規模逾2.4萬億美元。時至今日,聯盟成員已多達84家機構投資者,資產管理規模逾11萬億美元。
此外,淨零排放資產管理人倡議(Net Zero Asset Managers initiative,NZAM)則在2020年12月由6家機構聯合創立並管理,旨在促進2050年或之前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截至2022年12月31日,NZAM已經有301個簽署方參與,資產管理規模合計高達59萬億美元,當中包括貝萊德、富達等全球領先的機構投資者。
帶來可持續長遠回報
值得一提的是,要設立2050年淨零排放等長遠承諾及目標並不算是一件難事,更具挑戰性的,其實是要制定一些中短期策略以達致最終減排目標,當中需要考量因素不在少數。例如是追蹤誤差、需要減少的碳排放量及其他ESG方面情況,甚至負面篩選還是主動參與等。以NZAOA為例,為成員定下投資組合的中期減排目標,對比2020年,2025年碳排放需減少22至32%,2030年要減40至60%。
與此同時,監管機構、投資者以至公眾對碳排放相關的披露要求與日俱增,機構投資者要就其低碳投資策略及貢獻持續地作出報告和溝通。隨着氣候變化將繼續對投資組合構成長遠風險,為組合去碳化有助投資者管控氣候風險以及帶來可持續的長遠回報。
香港市場方面,恒指公司近年分別於2021年及2022年推出恒指低碳指數及恒生氣候變化1.5℃目標指數,另外,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可持續發展投資需求,恒指公司今年2月登場的恒生A股通低碳精選指數,冀為投資者提供A股市場的低碳選擇。
以恒生A股通低碳精選指數為例,是按客戶要求訂製的指數,旨在把低碳元素加入已有的恒生A股通300指數。先以負面篩選剔除部分不符合低碳標準的恒生A股通300指數成份股,再根據成份股碳排放強度重新調整權重,由此創建的恒生A股通低碳精選指數,碳排放強度較未加入低碳調整的恒生A股通300指數改善逾40%。
作者為恒生指數公司行政總裁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柳井正領UNIQLO進軍印度之旅 |
上一篇: | 通脹看A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