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
人工智能(AI)領域近年來的發展速度驚人,尤其以OpenAI技術創造的聊天文本生成語言模型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系列為甚。有關系統,例如ChatGPT、Sage、微軟旗下的Bing chatbot、Google的Bard chatbot,以至國內科技巨擘百度的「文心一言」(Ernie)與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Tongyi Qianwen)如雨後春筍。
其中ChatGPT作為一個訓練有素的大型語言模型,其準確度和多樣性在眾多應用場景中表現出色,一枝獨秀。然而ChatGPT的興起亦引起了對人類就業機會的擔憂。到底ChatGPT對將來人類就業有何影響?哪些行業受到最大影響?這無法逆轉的變革背後有何風險和機會?
客服撰寫文案等影響大
ChatGPT具有高度智能和廣泛應用的特點,使其在某些行業具有取代人類的潛力。以下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
第一,客戶服務:ChatGPT可以快速、準確地回應客戶問題,減少等待時間,提高客戶滿意度。憑藉ChatGPT理解和回應客戶查詢的能力,客戶服務代表可能會發現他們的角色愈來愈可以自動化。這類的聊天機器人可以提供24/7全天候支援、減少客戶等待時間並降低運營成本,對企業(尤其是資源有限的中小企)甚具吸引力。
第二,撰寫文案:從簡單的廣告公關文案到長篇報告,甚至圖片,ChatGPT都能造出具有說服力和吸引力的文案(當然,內容真偽則有待商榷)。從文案到新聞,ChatGPT生成高質量文本的潛力可能會減少人類撰寫的內容。該技術可以快速、高效、大規模地製作文章、社交媒體文案和市場推廣材料,對傳統內容創作者構成威脅。
第三,數據分析: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ChatGPT可以幫助用戶快速理解數據,發現潛在趨勢。ChatGPT篩選大量訊息,並以連貫方式呈現的能力,可能使其成為數據輸入和分析職位的寶貴工具。隨着人工智能愈來愈善於識別模式和趨勢,對人類數據分析師的需求可能會減少。
隨着ChatGPT取代人類工作,社會面臨一定風險。例如大規模失業可能引發社會不穩,而過度依賴AI則可能導致人類技能退化,香港部分大學已表明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當中不包括科大)。此外,ChatGPT提供的資料真確性、數據私隱和AI道德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挑戰。畢竟ChatGPT是以大量的網上內容集結而成,內容可以是小說或新聞,亦難以分辨出真偽。舉個例子,根據《華盛頓郵報》4月5日的報道,ChatGPT虛構了一個法律學者性騷擾他的學生,內容更引用《華盛頓郵報》早前的「報道」,言之鑿鑿,但其實根本沒有此報道,而該法律學者亦從未被學生投訴性騷擾。
雖然人工智能可以造出近似人類撰寫的文案,但它缺乏人類交流中特有的情商、同理心和創造力。因此過度依賴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會導致各個領域失去真正人際間的聯繫和創造力。
面對ChatGPT和其他生成型OpenAI的威脅,人類必須調整心態,尋求與OpenAI共存的道路,例如創造新產業和職能。人工智能的興起,亦可刺激全新行業和工作類別的發展,就像當年互聯網的出現一樣。隨着OpenAI技術的不斷成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空間依然廣闊。一些新的職位如OpenAI培訓師和審核員可能會應運而生,以確保相關科技系統符合道德標準、合規性、公平性和透明度。此外,人類亦可藉此提升技能,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創意、批判性思維和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以適應OpenAI時代的需求。
人機協作 優勢互補
其實在此新時代,人機協作非常重要,只要將人類和OpenAI的優勢結合,當能實現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改善決策。但同時,各國政府亦應合力制定國際政策和監管機制,確保OpenAI技術的可持續發展。能夠駕馭這新格局的關鍵,是在於利用人工智能的潛力和降低其風險之間取得平衡,保持人性化仍然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註:本文原型由ChatGPT及 ChatGPT-4撰寫,並加上筆者的資料搜集結集而成。ChatGPT暫時未開放予香港使用,但大家可下載Poe,選用ChatGPT、ChatGPT-4、Sage或Dragonfly等系統。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0天免費閱讀】央行官員撐續加息 歐羅展升勢 |
上一篇: | 如何尋回投資的節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