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4日
十九世紀的經濟學和人口學家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曾經說過:人口(增長)的超強力量,若不伴隨着痛苦或邪惡,是無法被抑制的(The superior power of population cannot be checked without producing misery or vice.)。是的,對曾經預言人口膨脹會導致各種大災難的馬爾薩斯來說,人口不斷增長不是好事。換句話說,如果他仍然在世,近年各國人口增長放緩甚至收縮,都是天大好消息。
退休金「入不敷出」
然而,對不少國家的政府和評論員來說,人口增長放慢背後很多時都是人口老化的徵兆。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世界概況》,日本是全球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其65歲以上人口佔工作人口(15至64歲)比例(即扶養比率)高達48%,而美國扶養比率亦高達26.6%,雖然中國扶養比率只有17%,但是由於「一孩政策」及其他因素,有預測其扶養比率在這世紀末將升至超過80%!
扶養比率高有什麼問題?據估計,在本世紀末每5名中國的工作人口要支援4位退休老人。現時,美國是每4名工作人口支援1位退休老人,而日本呢?每2名日本的工作人口要支援1位退休老人!
老人愈來愈多的最明顯問題是,退休金制度愈見「入不敷出」。雖然很多時候退休金制度本身就需要政府作出一定補貼,但是當扶養比率愈高,政府補貼就會愈多,最終要不是政府需要加稅,就是減少退休金。政治上,兩者都是知易行難:關於前者,我相信沒有人喜歡加稅;關於後者,想像一下,當你工作了40年準備退休時,政府官員突然表示你需要再多等幾年才可以享用你的「權利」,你會怎樣?法國民眾近日為政府準備把退休年齡由62歲提高至64歲而大規模示威,就顯示當中的困難。
扶養比率高的另一個問題是,人口老化亦代表工作人口減少,經濟的增長自然亦大受影響。
年輕勞動力減少的影響
最近有研究利用美國各州份歷年的人口和經濟增長的數據作分析,發現當老年人口(60歲以上)的比率上升10%,當地經濟增長就下跌5.5%,這跌幅當中三分二源自就業增長的放緩,三分一源自勞力生產力的下跌。其中,勞工薪金亦會因此而下跌。根據這項研究結果,在1980至2010年的30年間,各州份人口老化令當地每年人均收入下跌約0.3個百分點。
200年前,馬爾薩斯害怕人口過剩令饑荒出現;200年後,中國人口正在急速老化,為了應付退休金的開支又好,為了挽救未來的經濟增長也好,難怪中國政府近年開始鼓勵生育了。
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銀行監管體制過時亟須檢討 |
上一篇: | 白雲山受惠中醫藥政策候低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