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4日
隨着世界從一場危機走向另一場危機,負面經濟衝擊好像一浪接一浪,對經濟預測的下調亦然。但到了現在,我們對環球經濟前景已沒那麼悲觀。
在施羅德投資的最新預測中,我們已將2023年環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從早前的1.3%上調至1.9%,並把2024年的增長預測輕微調升至2%【圖1】。隨着通脹明確見頂,我們已下調2023年環球通脹預測,從2022年的7.6%降至4.7%,並預料通脹將於2024年逐步向目標水平回落。
經濟增長好轉,意味着短期內的美國及歐洲利率或會以小幅度進一步上升,但我們對兩地央行將於2024年減息預期仍然維持不變。
內地GDP今年料增逾6%
中國政府於2022年底放寬清零防疫政策,帶動經濟前景明顯改善,此舉遠較普遍預期來得要快。從初步跡象所見,人口流動性和經濟活動在限制措施解除後,已很快開始恢復正常【圖2】。
目前,我們對中國的基線預測是,假設經濟增長將自2023年第一季起,連續3個季度高於趨勢水平,並趨向以服務業為主。我們認為這將推動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由先前預測的5%上升至約6.2%。
然而,信貸脈衝等個別領先指標已開始下跌,與經濟增長於夏季後期展現疲態的情況一致。除非有新一輪刺激措施出台,或信貸快速增長令領先指標好轉,否則,估計GDP增長於2024年回落至4.5%的水平。
中國經濟增長加快令我們自動地上調了環球經濟預測。畢竟在環球產出當中,中國佔了約五分之一。這意味只要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上升1個百分點,環球生產總值便會自動增加0.2個百分點。中國高度依賴出口,理應可為世界帶來較大溢出效應。然而,當經濟復甦向服務業傾斜,對大宗商品的依賴料較建築業蓬勃發展情況要低。隨着人口流動性增加,需求亦會趨向能源而非金屬。
儘管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地的金屬出口商曾在中國以往的經濟復甦中受惠,但能源生產商或許會隨着中國加大能源進口量,而成為這輪經濟復甦贏家。
歐美明年有望掉頭減息
儘管大多數警示訊號亮起紅燈,但美國經濟的抗跌力仍在。我們還是認為利率上升將導致當地經濟衰退,不過衰退持續的時間可能較短,而且程度將較為輕微。我們目前的預測是,美國利率將於2023年第二季升至5.25厘後見頂。若經濟增長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在趨勢水平以下,通脹應有望在預測期內降溫,讓聯儲局得以在2023年底轉向減息,並於2024年中把利率降至3.25厘的低位。
鑑於能源危機有所緩和,預料歐羅區可避過經濟衰退的命運,而通脹亦將以更快速度回落,從而減輕部分實際收入壓力。歐羅區經濟似乎大致上處於停滯狀況。這意味即使歐洲央行在短期內進一步加息,2024年也有可能會減息。
相比之下,英國仍因為通脹、利率上升,以及財政政策緊縮削弱市場前景而面臨經濟衰退風險。我們認為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將於2023年收縮0.8%,同時利率或已見頂,並有機會在2024年下調。
作者為施羅德投資管理首席經濟師兼策略師。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環球經濟及投資策略的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三大電訊股發力 做定好倉打底 |
上一篇: | 美銀行業危機未除宜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