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9月23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服務續加價 美通脹添壓

去年美國聯儲局仍堅持通脹屬過渡性質,但最新消費物價指數(CPI)數據出爐,顯示通脹問題較預期棘手,很多認為通脹已經見頂的專家也作出180度轉變。美國8月CPI按月漲0.1%,按年升8.3%,顯示通脹未見改善,反而壓力加劇,尤以核心服務(core services)為甚。由此可見,縱使央行擁有對抗通脹所需的手段,一旦通脹向上,就難以抑止。聯儲局已經動用最佳選項,但效果卻如火上加油,要撲滅這波通脹絕非易事。

民眾按照通脹預期來籌備計劃,若預計通脹上升,就會作出不同的選擇。筆者以洪水為比喻,暴雨導致上游水位暴漲,下游城市的居民眼見洪水快將淹至,開始疏散並保護財產。做好一切防洪措施後,居民等待洪峰降臨。當水位停止上漲,即使情況仍未恢復正常,居民知道最惡劣時候已經過去,就會放鬆警戒心。

通脹具有類似效應,機票不斷漲價,消費者可能延遲假期;一旦機票開始跌價,就算票價仍高於心水價格,他們都會蠢蠢欲動。

只是預測水災輕易得多,科學家可量度雨量準確預計河流水位漲幅,但人的選擇能改變供應和需求,從而影響商品及服務價格。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每月公布消費者預期調查(Survey of Consumer Expectations),8月初公布的7月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對通脹預期顯著回落。按照筆者的比喻,洪水仍然高漲,但很多民眾認為洪峰已安全過境。調查不算無譜,因其中一個監察指標汽油價格在6月見頂。

央行緊縮 推高按揭利率

消費者多月來忍受汽油價格攀高,到油價終於回落,足以使他們相信最惡劣時候成為過去。這也是8月份CPI數據與預期不符的原因之一,也說明儘管汽油價格可能見頂,但汽油只是生活用品之一,通脹肯定未到頂峰。

8月CPI報告公布前,專家共識是整體CPI將回落,核心CPI升幅沒有那麼嚴重。不過,預期出現落差,整體CPI不跌反升,核心CPI升幅超出專家預期兩倍。

經濟通訊Apricitas Economics經濟師保列坦奴(Joseph Politano)編製的圖表顯示,能源及食品是拉高通脹的主要項目,但核心服務通脹的升幅和所佔比例令人注目。在2019至2020年間,能源價格對CPI影響輕微,尤其新冠疫情肆虐期間能源價格向下。同期商品價格未覺漲價,直到2021年中旬才明顯回升。

隨着能源價格飆升,去年核心服務也「加風四起」,成為通脹推手之一。目前能源價格相對地回落,服務項目漸成為整體通脹上升的元兇。

談到服務行業,通常聯想到醫療、酒店、理髮和餐飲等,但原來房屋佔最大比重。無論租屋抑或自置居所,房屋是家庭的最大支出,且價格逐步上行。房屋漲價的一個原因是能源價格上揚,興建房屋及製造建築材料十分消耗能源。房屋開支增加的影響遍及整個經濟體系,很多工人生活水平下跌,迫使工資和其他物價挾高。

更糟糕的是,聯儲局加息抗通脹進一步推高按揭利率,增加了房屋開支。與此同時,面對勞工短缺及物價上升,部分州及地方政府為了維持公共服務,加徵物業稅。於是出現惡性循環,通脹問題愈陷愈深。

CPI中的房租項目(實質租金及屋主等值租金)數據來自租客調查,但調查員不會每月都向同一批人查詢,而是每隔6個月輪流訪問不同州份的居民。隨着時間推移,有關數據納入CPI的平均數,並非即時顯現。所以8月的CPI數據並未反映8月的真實情況,而是過去12個月的平均數。房屋在核心服務項目佔比高,正持續刺激通脹。8月的數據反映房屋及租金開支見頂,理論上半年後房屋項目將拖低通脹。

爭取加薪 罷工潮陸續來

加薪幅度膨脹亦擴大核心服務漲幅,最近美國鐵路公司(Amtrak)工人醞釀罷工,勞資雙方終達成協議,資方同意在2020至2024年加薪達24%。作為經濟師,筆者毋須細閱協議內容,都能預知工資會節節上升。過去40年美國薪酬增幅有限,估計未來數年勞方及工會將有樣學樣,爭取大幅加薪。

近日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首席經濟師卡列茨基(Anatole Kaletsky)分享圖表,反映美國加風無孔不入。卡列茨基指出,經濟指標普遍相信美國通脹率遠超6%,有關問題根深柢固,沒有證據預示通脹已經見頂或升勢放慢。

事實上,8月CPI中位數按月漲0.74%,為自1983年1月以來最大。他表示,此點事關重要,皆因CPI中位數所反映的是納入CPI統計範圍的各項經濟項目中,最有代表性的價格升幅。聯儲局本身的研究承認,跟排除能源及食物的核心CPI相比,CPI中位數更能顯示潛在的通脹趨勢;與核心PCE(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相比,CPI中位數預測PCE升幅相對準確。

所以卡列茨基預料到今年年底,美國通脹問題才會紓緩。他解釋,今年核心CPI升勢平穩,每月數據反映按年升幅在6%至6.5%徘徊。由於去年夏天CPI數據偏低,直到今年11月通脹按年升幅將維持高企。根據其觀點,聯儲局快將改變政策的機會不大,局方會繼續收緊貨幣政策,直到核心CPI連跌數月。

目前市場不再相信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有關通脹的言論,8月CPI數據公布前,市場假定聯儲局把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3.5厘,鮑威爾就會收手。

筆者認為鮑威爾矢志擊退通脹,眼見8月CPI數據,他一定不會罷休。英國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推算,除非今年第四季經濟全面崩潰,否則到12月美國通脹率或見6%,聯邦基金利率勢調高至(或接近)4厘。

增產謹慎 能源價難大跌

俄烏戰爭加劇能源危機,進一步推高通脹。2019年新冠疫情肆虐前,原油價格在每桶50至60美元徘徊,到2020年油價急瀉,然後反彈,隨後價格進一步攀升。俄烏戰爭爆發前,油價漲至約每桶90美元,之後抽升至每桶超過100美元,目前回落到每桶接近90美元。雖然油價趨向平穩,惟依然高於2018至2019年。理論上,若原油價格持平,油價加重的通脹壓力可望消退。其實這類必需品漲價有累積效應,影響消費者的心理,商家及民眾傾向縮減其他支出,衝擊隨時間遞增。

即使經濟衰退能大幅壓低油價,需求減少可抵消俄羅斯石油供求的缺口。問題在於遭西方制裁的俄羅斯何時才能全面恢復能源出口,大前提必定是俄羅斯停止入侵烏克蘭。目前烏克蘭大規模反攻,使市場大為振奮。但近日Geopolitical Futures創辦人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撰文,憂慮俄烏戰爭會擴大。

弗里德曼稱,戰爭必有輸贏,俄烏兩國都難以承擔戰敗的後果。俄羅斯的優勢是人力,來自多個消息來源的報告提到,俄羅斯正在遠東地區訓練大量士兵,俄羅斯已經投放龐大軍力及資源,事到如今,不希望被擁有美國武器的烏克蘭軍隊擊敗。俄羅斯會選擇投入壓倒性的軍力以避免戰敗。

然而,俄羅斯的優勢在於美國無意動用常規武器或核武直接攻擊俄國境內,兩國都不願觸發美俄戰爭。儘管俄羅斯的士兵越過烏克蘭邊界就會受到攻擊,但俄國派出大量新兵,認為戰爭每個階段出現嚴重傷亡在所難免。所以弗里德曼直言,普京一日仍是俄羅斯總統,都會盡一切手段打贏此仗,並難以承受戰敗的後果,普京快將在入冬後祭出人海戰術。

西歐國家已準備俄羅斯今年冬季全面切斷天然氣供應,俄羅斯亦未具有完善基建設施,出口天然氣到其他國家,有機會出現雙輸局面,不要預期能源價格因此大幅下挫。在國際市場,無論煤炭、原油或天然氣都是搶手貨,皆因過去10年全球能源產量停滯不前。美國已淪為原油邊際生產國,隨着「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可持續發展趨勢抬頭,加上美國石油鑽探商為免2014年油價狂瀉重演,對增產顯得謹慎,美國鑽油井數目正在減少。除非能源需求減弱,能源通脹將繼續間接拉高核心通脹。

儲局兩難 美民眾陷困境

由於房屋佔CPI比例高,除非樓價崩潰,否則通脹跌幅不大。樓市在哪種情況下降溫?筆者預測經濟衰退會推高失業率,迫使部分失業人士「大屋搬細屋」。可是美國人對細屋需求最大,住宅單位租金升幅瘋狂,而且大屋空置,誰人有興趣購入?

筆者一再指出,聯儲局本應在10年前,甚至兩年前改變政策,現在進退兩難,也把美國民眾拖入困境。看來鮑威爾將堅持繼續加息,直到美國通脹率回落至3%,這意味若通脹失控,聯邦基金利率可能調高至5厘。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