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23日

溫天納 納論神州

人行減LPR穩增長 留意地產基建

上周內地下調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0.15厘,至4.45厘,而一年期LPR則維持不變。目前,內地在面對穩物價及穩滙率的雙重挑戰下,仍能較大幅地下調5年期LPR,筆者認為目的明顯在於穩定信心及鬆綁地產,為後續穩增長拉開序幕。

鬆綁措施免內房硬着陸

當然,這次只減5年期LPR,為單邊減,幅度亦接近預期上限,也是力度最大的一次。儘管5月15日人行已連續4個月未減中期信貸便利(MLF)利率,但市場對於這次下調LPR有一定期望。觀察削減幅度,此前市場普遍估計調低0.1至0.2厘,故此0.15厘屬於偏上,也高於歷史慣常減幅。至於為何只減LPR而不減MLF,原因有二,首先人行早前的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調整了銀行存款利率報價機制,並指出「4月最後一周全國金融機構新發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下調了10基點」,預告已減低銀行負債成本,為削減LPR打開空間。第二,這次並無下調MLF利率,主要是市場利率明顯下降。

目前內地只減5年期LPR而沒有下調一年期LPR,或涉及鬆綁地產,始終同在一周內,全國層面的房貸利率下調0.35厘。一般而言,一年期LPR對應的是短期貸款,5年期LPR對應的是包括房貸利率在內的中長期貸款。自2019年開設LPR以來,一年期LPR調低7次,累計減幅達0.61厘。若包括這次,5年期LPR下調5次,合共減幅達0.4厘。目前,觀點是穩增長的核心之一是避免地產市場硬着陸,故需要實質性鬆綁地產。早前,人行和銀保監會已把房貸利率的下限降0.2厘,加上本次5年期LPR減0.15厘,在框架上,等同於全國層面房貸利率下調0.35厘。

在5月18日,中央領導召開的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表示,各地區和各部門要增強緊迫感,挖掘政策潛力,看得準的新措施能用盡用,5月份能出盡出,確保上半年和全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使經濟較快重回正軌;加上4月29日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強調節宏觀政策,把握謀劃增量政策工具等一系列表態,均反映龐大經濟下行壓力。因此,後續政策會全力穩增長。就這次減息而言,人行日前剛提出要密切關注物價和美國聯儲局加息,儘管貨幣政策在面臨穩物價及穩滙率的雙重挑戰下,最後仍減息0.15厘,預示後續寬鬆政策持續。

發特別國債機率提升

從國家政策方向出發,筆者估計現時核心為改善疫情防控、鬆地產、擴基建、強化政策落地,尤其要全力穩信心及穩預期。短期而言,國家或設定三大明顯政策方向。首先是核心一二線城市放寬地產、第二是發行特別國債、第三是常態化核酸檢測。

在政策鬆綁的路上,更多核心一二線城市陸續放鬆地產限制,目前的邏輯是穩增長需要鬆綁地產,再結合4月29日政治局會議對地產的表態,可得認證。事實上,迄今已有廣州、成都、南京、長沙與鄭州等諸多省會城市有不同程度鬆綁,預計杭州、寧波、廈門、北京、上海及深圳等其他核心城市,較大機會會跟進。「最基礎操作」相信為下調房貸利率,或調整首付比、限購限售限貸等。至於發行特別國債的機率提升,維持此前判斷,年內發行特別國債的必要性增加,操作上也完全可行,預料規模比較大,用途除了償還年內到期的特別國債外,亦側重於疫情支出、擴基建、促消費等方向。在內地,常態化核酸有望進一步推廣,或會逐步成為各地區的常規措施。倘參考深圳經驗,全國層面推廣常態化核酸,有可能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內地經濟遇上挑戰、需求減弱,主要受「疫情」影響。核心對沖政策是提振內需及信心,盡量抽高往後GDP增長速度。在未來思維上,需要積極取得政策平衡,控疫相對穩增長、鬆地產相對控房價及經濟轉型、穩外部相對評估俄烏戰事、聯儲局收水、中美博弈等變化形勢。當中,穩疫情尤其重要。故此,在投資布局上,需要重點關注地產、基建等穩增長政策鏈所衍生的投資機會。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