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24日

呂梓毅 沿圖論勢

港股長線指標未發出入市訊號

過去兩星期,筆者探討港股走勢時均指出,若屬中長線操作可考慮長線市寬(股價高於250天線比率)跌至約15%或以下(以月收市價計)、並呈見底回升時,便是理想的入市時機。然而,若然今次長線市寬不回試這低位,豈不是會錯過長線入市時機?是次熊市會否成為唯一的例外,誰也說不準(筆者相信機率較低)。不過,讀者可參考另一個長線入市指標,或可避免可能出現例外情況而錯失入市的機會。

或有另一隻「熊腳」

自1996年有數據以來,每當港股陷入熊市周期,不難發現長線市寬都會挫至約15%或更低位置才見底。這代表「熊底」出現時,整體港股往往有約八成半或以上股份股價跌穿250天移動平均線(坊間視該線為牛熊分界),唯一有「少許」例外的是2003年,當時(2003年3月)或許因為沙士疫情扭曲指數表現,恒指低見8634點(按月收市價)時,市寬只是回落至20.5%而已;但在這段熊市周期中,長線市寬早年半前(2001年9月)一度低見15.4%【圖1】。

截至3月23日,經過近日反彈後,港股長線市寬只是回落至22.1%(本月15日曾觸及14.6%,惟並非按月收市),尚未達到約15%的門檻。換言之,僅從長線市寬與熊市歷年的關係,暫時尚未可以確認見本輪熊市的終極「熊底」,後市可能還有另一隻(甚至多於一隻)熊腳出現。

話雖如此,若然目前熊市像2003年最後一隻熊腳般(暫假設上周初已見谷底),沒有觸及約15%的門檻便掉頭回升,豈非會錯失入市良機?讀者或許可以參考另一個指標──估波指標(Coppock Index),作為參考。

讓我們先簡單重溫估波指標的一些背景資料,進而了解操作細則,以及現在怎樣才算發出中長線入市訊號。估波指標是技術指標的一種,它是從指數本身的走勢衍生出來,類似讀者常用的相對強弱指數(RSI)及MACD。這指標主要用作捕捉股市見底訊號(即入市訊號),且指標算式原先是應用在每月數據上,計算程式如下:

Coppock Indicator = WMA10(ROC14+ROC11)

WMA = Weighted Moving Average(加權平均數)

ROC = Rate of Change(變化速率)

若以文字表述,估波指標計算方法就是14個月和11個月指數變化相加後的10個月加權平均數。換言之,估波指標是指數變速的移動平均值,與一般如平均線等追隨趨勢的指標沒有太大差異(只是運算方式不同)。

順帶一提,估波指標程式參數的釐定,有趣之處是參考哀悼親友所需的復元時間。換言之,上述假設「哭股喪」的時間約為11至14個月,預計股市下瀉11至14個月後,市場情緒將有所改善,大市亦理應可以見底回升。

買入訊號方面,是當估波指標跌至零水平以下並且掉頭回升之時(即停止探底),假如買入訊號發出,指標尚未升回正數前,便再度掉頭向下,這便屬於「誤鳴」【圖2】。

至於「沽貨/平倉訊號」,傳統版本是待估波指標升越零水平後,再次跌穿零(以每月收市價作準)才平倉;這樣的平倉策略會較為滯後,情況類似黃金交叉的入市訊號,要等候至出現下一個死亡交叉訊號才平倉般。

改良平倉時機提高績效

改良方法則可以參考其他技術指標決定平倉時機,又或者在估波指標加入48個月平均線,當估波指標升越零水平後,並且由上而下跌穿48個月估波指標移動平均線時平倉【圖3】。雖然這或許不是最理想的平倉策略,惟從回報率來看,這比傳統做法相對較佳。

估波指標績效方面,自1970年至2018年近半個世紀,估波指標曾發出過11次「買入訊號」,只有2002年初的訊號屬於誤鳴(或與香港2003年出現沙士疫情有關),即命中率逾九成!

不過,踏入2019年後至今的4個訊號,首3個出現誤鳴,即估波指標尚未回升至零水平之上便再度探底;至於2020年10月的買入訊號,雖然未至屬於誤鳴,惟最終平倉時還是錄得約3%的虧損。換言之,踏入2019年後,估波指標的訊號突然間全都出現失準的情況。

為何會出現此情況呢?筆者相信是近年港股受到多方面、持久性長、且不確定性高的負面因素困擾,其中包括:中美關係持續轉差、中央收緊個別行業規管等政治和政策味濃之難以掌握的因素,疊加疫情反覆等的不確定性,均導致近年港股出現異常波動的走勢。

近年誤鳴次數增加

換個角度看,縱使企業盈利改善,惟新一輪疫情爆發或新監管政策淹至,市場氣氛可以短時間急速轉壞,令市況回升於萌芽階段即被打壓,並直接令依靠追隨趨勢的估波指標頻出現失效的情況。

由於前述困擾港股(疊加內房和資金流出等)的多項負面因素依然發揮影響力,故此,筆者相信港股尚未確認已見終極熊底,即稍後不排除還再探底,出現另一隻熊腳,並令這估波指標尚未可以擺脫近年頻誤鳴的情況。猶幸始終從歷史角度看,尤其在2019年前,估波指標的準繩度甚高;縱使誤鳴,在有效平倉機制下,令錄得虧損的幅度十分有限(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誤鳴訊號,甚至錄得0.8%的微利)。故此,估波指標對捕捉中長期見底走勢,依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失誤成本不算高)。

無論如何,儘管過去一周,恒指出現報復式的反彈,並重越22000點之上,惟迄今估波指標依然維持急速下墜勢態,即恒指尚未出現中長期買入訊號(這與長線市寬指標帶出的訊息一致)。

總括而言,從月線角度看,長線市寬尚未觸及15%或以下的門檻,估波指標也未在零水平以下見底回升,故此,港股前一輪急插走勢,是否已見最終「熊底」尚難確定。不過,稍後恒指估波指標若出現見底訊號,相信是另一個不錯的中長線入市訊號。當然,估波指標稍後若然繼續誤鳴,某程度上代表前述衝擊港股的負面因素並未消除,港股仍未有形成持久升浪的條件。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