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
日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的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繼續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措施,聚焦抗疫紓困,支援經濟發展和推動香港中長期發展和轉型,香港商界會計師協會(商師會)對此表示支持。商師會亦樂見和歡迎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採納了本會於諮詢期向他提出的若干建議。至於整份《財政預算案》,以下為商師會的回應和建議的要點:
全力抗疫為市民紓困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香港第五波疫情嚴峻,重創本港社會、經濟及民生,旅遊業、餐飲業、零售業等更首當其衝,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小企和打工仔都飽受嚴重衝擊。是次預算案的逆周期措施總承擔額逾1700億港元,證明香港政府加大資源全力抗擊疫情,為市民紓困。本會支持和歡迎預算案提出多項紓民解困、支援中小企的措施,助市民渡過疫境,例如寬減入息稅和利得稅、寬減非住宅物業差餉、住宅物業租金開支扣稅、補貼住宅電費和延長豁免或寬減達34類政府收費等等。
預算案提出向全港合資格的永久性居民和新來港人士每人發放一萬元電子消費券,商師會認為此舉不僅能夠紓解市民的經濟壓力,還能夠刺激消費,起振興經濟作用。
住宅租金准扣稅 急民所急
理想的公共財政措施應該能夠全面照顧社會不同階層人士和企業的切實所需。住屋難、「上車」難一直是困擾香港多年的主要深層社會矛盾問題之一。針對此問題,預算案首次提出容許住宅租金作為扣稅開支,減輕沒有持任何物業的納稅人租住私人物業的經濟負擔。至於所謂「無殼蝸牛」的待上車族,財政司司長提出,首置人士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提高至1000萬元,協助市民在市場上有更多置業選擇。
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裏建議引入住宅物業累進制度,以及由2024至25年度起向營業額至少達7.5億歐羅的大型跨國國際企業集團徵收本地最低補足稅。商師會認為,這兩項建議與目前世界大多數地方奉行「能者多付」徵稅原則一致。本會樂見特區政府致力完善現行稅務政策,使收入較高的人士、盈利較強的企業承擔更多稅務責任,一來可為政府庫房增加稅收,二來有助解決本港日趨惡化的貧富懸殊問題。
拓八大中心需要清晰計劃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就「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香港八大中心的地位提出相應措施,以扶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例如提出成立50億元的「大灣區投資基金」和未來三年撥款1.35億元予貿易發展局推出「內地發展支援計劃」,以上措施和建議對香港長遠發展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帶來裨益。不過,本會認為政府仍欠一套清晰、具體的執行計劃,來推動香港八大中心發展。香港能否抓緊國家對香港定位所帶來的機遇,以及將機遇轉化為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動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各界是否具備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積極性,以及政府有否制定切實的計劃。
鑑於此,本會建議政府應讓各個中心相關的界別人士參與制定相關政策及措施,盡快推出一套能引導後續實踐的計劃,並投放更多資源,向社會各界闡明上述定位將如何設身處地改善香港經濟及民生,推動群眾合力支持八大中心的發展。
研廢棄工廈發展「垂直耕種」
今次預算案建議注資10億元資助本地漁農業應用新技術。商師會歡迎政府撥款支持本港農業,冀盼有關部門能夠在訂立具體落實政策後,積極跟進政策執行進度。
政府早於2016年《施政報告》宣布落實新農業政策,以推動本地農業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惟政府除了提供補助及開設一個80公頃的「農業園」外,對落地執行並無公布全面規劃,也未提出農業科技發展升級配套建議和實際跟進行動計劃。
商師會認為,本土農業發展具備一定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故此建議政府可研究在廢棄工廈發展「垂直耕種」,以及在舊式工廈研究耕種有機菜,既可節省成本,又能夠活化工廈。此外,政府亦可投放資源發展本港有機農業現代化,在汲取足夠經驗後,將有關技術輸出到大灣區或海外。
可考慮設立藍色債券
維多利亞港作為天然良港,乃香港能夠成為國際上一線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華白海豚早在十七世紀已出沒本港水域,但由於海水污染、頻密海路交通和大規模填海工程,使本港的海洋生態變環境受破壞,香港的中華白海豚數量過去15年急降八成。因此,本會建議政府除了在下年度發行零售綠色債券外,亦可考慮設立藍色債券,以保護維多利亞港和中華白海豚。藍色經濟及海洋保護問題日益受國際機構廣泛關注。為促進亞太地區的可持續投資,亞洲開發銀行於2019年推出了《健康海洋和可持續藍色經濟行動計劃》,旨在為健康海洋投資,確保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促進地區安全和繁榮。祖國近年積極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用以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並成為全球發行規模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之一。藍色金融債券在全球不多,中國當中亦只有中國銀行和青島水務集團發行貼標藍色債券,因此政府可透過發行相關債券,鞏固本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幫助中國金融體系早日實現現代化。
在嚴峻疫情和東歐烏克蘭戰火陰霾下,商師會認同和支持財政司司長審慎理財的理念。預算案派糖、減稅只屬短期措施,香港欲要長遠創富,還需配合國策,融合大灣區發展。本會期待國家與香港在政策、基建、資金、文化四通的條件下,創造共同繁榮。
香港商界會計師協會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