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2月25日

大行手影

太陽能受惠碳排放交易 大行薦買

中國努力實現碳中和,主營光伏電站及組件的太陽能(000591.SZ),受惠發電量提升,加上有望加入碳排放交易,獲大行首予「買入」。

毛利率續攀升

太陽能主要業務為營運光伏電站及電池組件生產銷售,截至去年中,營運電站4.31吉瓦(GW),在建電站0.33GW,擬建電站或者預收購電站約0.55GW,合計5.19GW。該公司大股東為國企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太陽能為中國節能旗下唯一從事光伏業務平台的企業,截至2020年三季度,中國節能持有太陽能34.7%股權。

國聯證券發表報告,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分布內地各省,分別由7個大區和一個項目公司管理,由於持續提升各電站運行效率,加上光伏電站技術提升,以及提高發電量,推動毛利率由2016年的61.47%,攀升至2021上半年的66.45%。

料潛在收益巨

該行補充,隨着光伏產品價格下降,加上平價上網,有望提高新能源發電企業內部收益率,太陽能為光伏電站運營龍頭,預計2022至2023年光伏電站年均建設3GW,2025年底可望實現光伏電站累計裝機20GW。

光伏組件與電池業務方面,該行指太陽能已實現182mm大尺寸產品,高效電池年產能達1.2GW,高效組件年產能則2GW。由於太陽能積極提升產線升級,由原先小尺寸切換到大尺寸產品,變相提高光伏產品營收規模,令光伏產品2021上半年營業收入達11.5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總收入的34.2%。

2012年中國開始建立減排碳信用交易市場,去年7月16日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上線,國聯認為,一旦太陽能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按照2021上半年裝機量4.31GW及今年1月份CCER(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價格每噸63.3元計算,預計每年可以獲得3.1億元潛在收益。

有見及此,國聯估計太陽能2021至2023年每股盈利分別達51分、67分及91分,相當於複合增長38.84%,考慮與同業估值比較,給予今年19倍預測市盈率估值,折合12.73元,並首予「買入」評級。

 

(編者按:信報分析團隊羅崇博、尹德政、陳鎮強最新著作《勢在必行:活用全方位價值趨勢信號》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