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6日
環球股市近期持續大起大落,因為市場擔心經濟逐漸回穩,央行會開始「收水」,對股市帶來不利影響。其實,環球經濟復甦的背後,主要是接種疫苗的人數增加,令疫情有所緩解。近日愈來愈多人開始討論,能否啟動環球「新冠疫苗護照」,令人員交流盡快重回正軌。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必須積極推動疫苗護照的試行,才能加快復甦。
全球新症人數逐下降
周四(4日)環球新冠肺炎新增確診人數為46萬人,比起去年12月底最高峰的日增逾90萬人,減少了一半。全球目前已完成2.8億劑的新冠疫苗注射,當中美國佔最多,達8200萬劑;中國排第二,有5300萬劑。
在科興及BioNTech/復星的復必泰疫苗先後抵港後,本港的疫苗接種計劃亦正穩步推進。政府最新公布,截至周四,已有6.2萬人接種了第一劑科興疫苗,累計預約兩種疫苗的市民達到36萬人。
雖然近期有一位男子在接種科興疫苗2日後離世,一度重挫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不少人臨時打退堂鼓。不過,專家委員會認為事件與疫苗接種沒有直接關係,預計稍後市民信心將逐步恢復。
未來一段時間,供港疫苗數量似乎不成疑問,有意願的市民相信均可以陸續注射。雖然市民對疫苗的安全及效用均有疑慮,但當前本港供應的兩種疫苗,在預防重症方面均有明顯的效果,只要能降低死亡率,新冠疫症便能真正變成如感冒般的普通病症,不再可怕。
全民注射疫苗,對緩解疫情及推動環球經濟復甦,有着重要意義。不過,與其只是硬銷疫苗的好處,倒不如允許已注射疫苗的人士重新外遊,相信更具吸引力。
近期,包括南韓、新加坡、泰國、英國、奧地利、以色列等諸多國家,均提出正研究啟用「新冠疫苗護照」的計劃。讓已接種疫苗的人士免除為期兩周的強制隔離入境限制,以促進旅遊及經濟活動回到正軌。
香港屬外向型經濟體,又是區域交通樞紐,一年多之前,根本沒有人能想像,香港可以如此長時間地閉關。隨着環球接種疫苗的人數增加,香港的確有必要積極參與「新冠疫苗護照」計劃,以便盡快恢復商務往來。
當然,注射疫苗後並非100%不會感染新冠肺炎,疫苗只是保護自己免於變成重症,但仍有傳染他人的可能。所以,要全面開啟關口,本地疫苗接種率或要達到70%的群體免疫門檻。人口約900萬的以色列,已有過半人口完成疫苗接種,不足800多萬人口的香港,目前疫苗供應充足,若能加快注射,相信要達到70%的群體免疫門檻,不用花太長時間。
要改變當前疲弱的經濟,疫苗似乎是唯一出路。只有企業業績恢復正常,才能令低殘的股價得到支撐。始終去年由全球央行「放水」所帶來的繁榮,只是虛幻,實質的盈利數據方更可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從疫苗到通脹看科技股大跌 |
上一篇: | 老鮑不理債息升 助資產泡沫洩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