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
一年前手持iPhone 11的熱血青年,在銅鑼灣現場拍攝遊行情況,今天手持iPhone 12 Pro Max的沙田乙明邨居民拍下新冠肺炎下居民急忙撤離實況。一位放上YouTube,另一位放上Facebook。iPhone配合網上平台,令人人當記者,兼任社長及總編輯。資訊開放、快捷,更有人形容為泛濫。傳統資訊提供者:報業、電台及電視,以搜集新聞發放為生意的模式,一落千丈,因為從前是資訊無價,現在是資訊「免費」。一眾港人相信還是「磚頭」最實際,因為有土地加石屎牆,不再相信「虛幻」資訊,地產商肥得連襪也穿不上。
2020年將盡,全球最大財富市集,美國金融股票市場紐約交易所在12月1日爆出全年最大宗收購合併項目,標普環球(S&P Global Inc.)以440億美元收購IHS Markit Ltd.。標普環球會以0.2838股新股換一股IHS Markit,收購完成後,標普環球原股東將佔新合併公司68%股份,IHS原股東佔32%。以公布當日股價計算,IHS股東將收取不足5%溢價,並非天價收購,沒啥驚喜。
香港一班死硬「磚頭派」不可能理解這場結合,因合併公司市值超過1300億美元,業務是提供資訊數據,沒有房產、股票、現金或Bitcoin,有的只是一大堆數據及相關軟件,是名副其實Big Data Company(大數據公司)。
標普環球緣起於1909年,兩位創辦人James McGraw及John Hill將其各自擁有的出版公司合併成為The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4年Hill逝世,公司變成McGraw-Hill Inc.,跟着是不停收購合併:1966年的信貸評級公司Standard & Poor's;1979年的權威電腦雜誌Byte Magazine;1986年的美國最大教育資料出版社The Economy Company並壯大該業務,直至2010年出售予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公司現在四大業務分別為S&P Global Rating,為客戶提供研究服務包括信用評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提供金融市場即時報價及分析,一眾股民、圖表分析專家皆依賴其服務;S&P Dow Jones Indices提供美股道指及標指的計算及報價;S&P Global Platts提供各種金屬、原油及農產品報價。
IHS Markit Ltd.在2016年由美國IHS Inc.及英國Markit Ltd.合併而成,是英美資訊公司,總部設於倫敦,其資料庫包括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Number(IMO),為船隻提供登記資料及號碼;為原油公司提供資訊的Cambridge Energy Research Associates;提供經濟分析及預測的Global Insight;Janes Information Group則提供國防、軍事、交通資訊;提供車輛歷史及資訊的Carfax Inc.;提供信貸保險費資訊的Markit。跟標普環球相似,資料庫是其資產,是一眾用家圖書館及百科全書。
標普環球稱合併後公司每年可節省4.8億美元開支,並帶來3.5億美元互相介紹的生意,440億美元的收購項目,一班華爾街精英,今年花紅有保證。
合併後標普環球成為全球金融財經投資資訊「一哥」,全球投資者由沙地國家主權基金以至中國「大媽」股民,以及美國券商Robinhood散戶,每天皆依賴其資訊作出投資決定,24小時在全球服務客戶,發揮影響力。
資訊公司,沒有房產,代表資訊有價,知識是力量。一眾仍然停留在「收租佬」的港資地產龍頭企業;負債纍纍的內房企業,望塵莫及。
(編者按:陳振康著作《BIG DEAL顛覆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種好蝴蝶蘭 心智障礙無阻職人工藝 |
上一篇: | 為何要對Snowflake說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