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8日
這個月全球金融市場一直關注中國外滙,人民幣在日益不明朗的市場環境中成為世界焦點。人民幣兌美元近10年來首次「破7」,觸發市場不安情緒和全球股市下跌。縱使滙率走勢明顯,但突破這個重要關口背後的原因難以判斷。真的是由於中國政府允許人民幣貶值?抑或這是人民銀行發現愈來愈難控制貨幣的訊號?
貿戰衝擊 華經濟添憂
8月5日星期一,人民幣兌美元滙價自2008年以來首次跌破「7算」,這是金融市場歷史性的一天。在此前數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華實施新一輪關稅,對總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包括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服裝加徵10%關稅。至此,絕大部分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都已被加徵關稅,特朗普還指相關關稅可以提高至25%。雖然當中大部分商品的關稅後來延遲到12月15日才實施。
顯然,對正明顯放緩的中國經濟來說,這輪新關稅是一個壞消息。然而,人民幣下跌是否只是因為市場預期中國經濟下行所致的負面反應?
美國當然不是這樣認為。隨着中美關係愈趨緊張,美國政府對「破7」反應負面,更自1994年以來首度將中國列入「滙率操縱國」。不過,分析師一直爭論人民幣貶值是中國政府有意造成,還是由於美元今年已在大多數主要市場出現大幅上漲,從而令人民幣順應市場壓力貶值。
美元無疑是今年金融市場的大贏家,相對全球大部分地區經濟增長放緩,美國的經濟增長維持在較穩定水平,因而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而美國相對較高的利率也為美元提供支持。
美元續強 創兩年高位
衡量美元強弱程度的美滙指數創近兩年最高水平。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亦攀升,兌澳元處於10年高位,兌英鎊為近30年高位。如果美元兌其他貨幣亦升至歷史新高,那麼人民幣兌美元下跌會純粹是由於中國政府干預嗎?似乎不大可能。
人民幣上一次大幅波動是在2015年8月,當時協力進行的貨幣貶值觸發金融市場波動。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政府清楚地表明,對人民幣進行貶值,是基於中國經濟指標放緩而要有的支持經濟措施。當時,人民幣只是距歷史最高點3%,而強人民幣被視為損害中國經濟。
可是,這個舉動增加了市場壓力,並加速了中國和全球股票市場的拋售。不久之後,人民銀行表示毋須進一步貶值人民幣,後來更下令國企為人民幣提供支持。
2015年滙改增市場壓力
無論如何,2015年8月的貶值增加了全球市場的壓力。這樣看來,這次「破7」只是中國貶值人民幣,以支持中國經濟或報復美國加徵關稅的可能性似乎較低。
總括而言,中美貿易戰升溫、美元強勢和2015年滙改成果似乎顯示,中國政府不太可能以貨幣貶值或貨幣戰爭作為政治工具。但也許我們應該希望這是基於人民銀行的舉措而造成。否則,倘若任由金融市場擺脫束縛放任發展,這將更加危險。
正如我們在2015年8月看到,人民幣突然大幅波動會對金融市場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人民幣是全球金融網絡的關鍵部分,所以我們須從挫敗中學習,應對面前另一個挑戰。
作者為西聯環球商業滙款亞太區企業對沖總監,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外滙市場見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美博弈升級 避險資產受捧 |
上一篇: | 中美貿戰惡化 優質股趁低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