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
全球製造業活動於過去18個月明顯放緩,這趨勢自2017年中期從中國市場開始,至2018年初蔓延到歐洲,如今正在打擊美國經濟,導致市場對央行的期望明顯轉變。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上月4日表示,「將採取恰當措施維持經濟持續擴張、就業市場強勁狀況,以及通脹水平接近2%的對稱目標。」市場普遍認為,這進一步確認了聯儲局在考慮減息。在美國債券市場,交易員預期7月底前將會減息,10月底前會再調低利率,明年內會作第三次減息。
央行出招恐釀跌浪
市場普遍認為減息可帶來利好,但這次聯儲局下調利率對市場而言確實是好消息嗎?回顧歷史,聯儲局在每個周期的首次減息,往往會引發跨金融市場的沽售潮。約在20年前,隨着科網泡沫危機惡化,聯儲局在2001年初開始減息,美股道指在接着的18個月內下跌了39%。
到2007年9月,基於憂慮美國經濟放緩,聯儲局在4年內首次減息,試圖刺激經濟。惟宣布減息後數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市況急劇轉壞。該次減息未能為市場帶來正面影響,道指在接着的18個月內下跌55%。
既然減息隨之而來的是股市顯著下調,那麼「減息有利市場」的迷思是從何而來?事實上,一連串減息後得出的低利率才是推動市場走高的原因,而不是減息舉措本身利好市場。
這看法是基於市場觸覺。聯儲局等央行減息的唯一理由是維持經濟健康發展。以目前情況為例,局方首先憂慮的是美國主要經濟指標放緩,譬如製造業活動減弱、通脹疲弱,以及就業增長放緩,均會引發市場對該國經濟發展的擔憂。不論聯儲局是否減息,經濟指標進一步向下都有機會打擊股市,並成為未來幾個月的主要風險。
聯儲局的另一項憂慮在於中美貿易戰。鮑威爾在同一次演說中提到:「我們不知道這些(貿易)問題將如何或何時得到解決。我們正密切關注貿易戰情況,以及對美國經濟前景的影響。」同樣,貿易問題惡化將有可能會令股票市場進一步受壓。
然而,在中期內,當引發央行減息的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加上低利率環境開始提振投資者情緒,這便是市場開始復甦之時。
因此,不是減息措施本身利好市場,而是一連串減息所得出的低利率環境,使投資者觀感轉變並推動市場。而央行如聯儲局的首數次減息,往往會先擴大股票市場的跌幅。
避險貨幣吸引力增
潛在的減息和股市走勢會如何影響外滙市場?首先,央行的舉措可能會帶來波動,尤其是當政策方向改變,例如由原來預期的加息變成了考慮減息。這是因為滙市與大多數市場一樣,都是透過預測未來為貨幣定價。倘增長放緩和潛在減息增加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市場會作出調整而導致波動率上升。對於要面對外滙風險的企業,波動率就等同於風險。市場起跌為業務帶來不確定的成本或利潤。
其次,很多貨幣在其央行減息後隨之而下跌。年初至今,澳元和紐西蘭元因其央行減息,近期皆跌至低點。最後,股票市場的廣泛沽售可以增強所謂避險貨幣的吸引力。
在上述情況下,美元、日圓和瑞士法郎可能會在年底走強。有趣的是,即使這些國家下調利率,避險貨幣在市場遭更廣泛拋售的情況下,仍會相對保持強勢。
西聯環球商業滙款亞太區企業對沖總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英國慢速長牛 |
上一篇: | 難言七翻身 淡靜市宜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