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6月1日

曾國平 經濟3.0

經濟學者也要讀原典?

早前忽發奇想,徵求學生在下學年跟我一起讀書,讀亞當史密斯的《原富》,每星期讀幾十頁,計劃一個學期讀完。課堂沒有固定形式,大抵就是討論書中細節,試圖了解史密斯在說什麼,分析一下他的推理論證。雖然學生可獲取學分,但閱讀電話簿一般的著作始終不是很受歡迎的活動,結果在百多個收到電郵的學生中,只有3個回覆,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閱讀「小」組。

不需要閱讀的經濟學課程

3個都是女學生,同樣有志讀法律,有興趣跟我讀《原富》的理由,是有感於經濟學課程缺乏閱讀訓練,不要說原典,就連教科書也通常不用翻,閱讀內容只限於筆記和PowerPoint中零碎的字句。經濟系的學生經過4年訓練,背過的數學公式很快就忘記得七七八八,經濟學推理思維也許可以留存,但往往不能用文字清楚表達。每次聽學生作口頭報告,每次看學生的論文習作,都覺得課程設計上出了問題,學生閱讀得太少,語文能力有退無進。經濟學雖說是科學,但跟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一個不同之處,是其辯論說理的「吹水」(即rhetoric)本質,學生不能寫、不能講,很有點說不過去。

發起這個讀書組,多少有點自私的理由──為了「贖罪」。一如今天研究院出產的博士生,我整個讀書生涯都不用接觸什麼原典,只需要閱讀大量最新的研究,而且只是跟自己領域有關的研究。

畢業後為人師,一直有點心虛,老是覺得自己知識殘缺不全,恐會誤人子弟。張五常教授20年前一篇《價格理論快要失傳了》中的這一段,每次重讀都感到尷尬:

「今天經濟學研究院的必需讀物,與40年前的完全兩樣。古典經濟學的論著,我作學生時必讀的有史密斯、李嘉圖及米爾的3本巨著。今天的學生,讀過此3本書的機會是零。古典經濟學完全沒有數學,而錯漏的地方頗多,但這些論著是為真實世界而下筆,對經濟問題的處理有一套不可忽略的辦法,是價格理論的出發點。漠視了這些前賢之見,處理經濟問題就會脫離現實了。到了新古典經濟學,我作學生時必讀的有Marshall、Wicksteed、Fisher、Knight、Robinson等人的作品,今天的研究生讀過的機會是近乎零。這些讀物雖然比較舊而錯的地方有的是,但提供了價格理論的架構基礎。」

在論著中尋找什麼

為了「贖罪」,筆者多年來一直在寫學報文章的「正經」研究以外,抽時間讀這一堆經濟學原典,陸陸續續看了一些,但離張教授提到的基本要求尚遠。獨自埋頭,其實也沒有太大把握,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真正了解消化,於是計劃利用學生為白老鼠,透過課堂討論去測試一下自己。

在原典中其實學到什麼?我不敢說可以學到什麼驚世的智慧,但至少會學到論辯推理的寫作技巧,以及判斷問題重要性的品味。追本溯源,梳理出經濟學思想的發展本身也是樂趣,加上經濟學研究潮流有其循環,新興的想法往往是一百幾十年前某理論的「翻版」(我的研究領域宏觀經濟學尤其如此),人棄我取,對舊學有點把握也有助今天的研究。在實際用途以外,熟讀原典也大概是學界中人的「文化修養」,至少提到亞當史密斯說過什麼什麼,不用根據二三四手資料人云亦云。

閱讀班只有小貓三四隻,當然不及開些什麼大數據之類的潮流課一樣受歡迎,也不會跟大學爭取到什麼資源,絕對是犧牲自己時間吃力不討好的「蝕本生意」。

我只望繼續有小眾支持,跟我每年細讀討論一本原典,神交古人,接受正統課程外的另類教育。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