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3月27日

阿梅 財經DNA

紅着臉說益你

教科書說,企業發展一般有兩條路可揀。一是通過內部增長,依靠現有資源提升自身競爭力並擴大收益;二是透過併購,即買入競爭對手或上下游企業擴充業務。明顯地,內部增長較穩健,但時間冗長;併購雖快速,但風險奇高。不難想像,家族管理的企業大多傾向保守,而由專業管理人「打骰」的則喜愛冒險,畢竟抱着「東家唔打打西家」的過客心態上班,希望盡快博一鋪圍骰亦合情合理。

如是者,投資者應該選擇哪類型的公司更為上算呢?答案又係「因人而異」。假如偏好長線投資,你應選取一些管理人就是老闆自己的公司,因為他們的決策傾向長線。相反,假如你一心「炒炒貢」,專業管理人打理的公司就更合你心意。

併購的問題在於,儘管你能找出一萬個理由去歌頌標的,但當談及賣方為何要以「筍價」出售時,就往往難以接得落去,當然投資銀行家除外。我曾不只一次聽到投資銀行家說「呢個機會明益你」這種鬼話。然而,專業管理人有時為求盡快催谷市值,連鬼話都相信。短線而言,股價水漲船高,幾年後整合失敗,關人鬼事。海外併購尤其瘋狂,很多時候連語言都不通,怎可能創造「1+1=3」的神蹟呢?

會計報表「三不像」

業績高峰期即將過去,上市公司去年的表現是好是壞亦已成歷史。期望業績能對未來帶來啟示,恐怕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現代會計制度令報表變得三不像,賺錢的企業實際可能在虧損,虧損的企業實際可能蝕得更多。這堆「人造數字」到底是在幫助投資者了解公司,抑或是在迷惑大眾呢?唯一肯定的是,現行制度把遊戲參與者更加分化,只有少數人得益,大部分人仍然蒙在鼓裏。

炒業績素來都是瘋狂行為,單單因為一次業績勝過預期就要買入嗎?更何況表面數字根本難以反映公司的實質狀況呢?李寧(02331)在公布亮麗業績後馬上批出舊股,到底誰知得更多,有待時間去驗證。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