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1月21日

Robert Carnell 宏觀視野

亞洲增長放緩惟結構良好

在考究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對亞洲國家的影響前,大家必須明確地觀察到亞洲整體經濟(從北亞至東南亞)正在放緩。

經濟出現放緩已是意料中事。在經歷疲軟的2016年之後,2017年是復甦的一年。若按年比較,2018年的增長數據不可能會像2017年般顯得令人滿意。亞洲放緩的同時,歐洲的情況亦相同。事實上,除美國外,全球經濟增長在同步放緩。

先說中國的情況,國內生產總值(GDP)雖然是一個粗劣的整體指標量度中國經濟增速,但其數據確實反映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比以往緩慢,而工業利潤增長及採購經理指數(PMI)的下降均證明這點。

早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利用貿易政策攻擊中國之前,中國地方政府的去槓桿化,及重組工業和金融體系的政策,無形中對國家經濟增長構成壓力。為了提高中國的生產率,這些政策的推出是必要的,經濟增速雖略有放緩跡象,但仍處於高位,更重要是其增長是可持續的。這一切都被視為是中國從中等收入邁進高附加值和高收入經濟體的必要條件。

美貿易政策或趨激進

在實施這些政策時,中美貿易戰的開始意味着中國在經濟增長方面已經處於不利地位。迄今政府為回應美國貿易政策而實施的財政、貨幣及監管措施,反映了官方對經濟前景的關注。雖然這些政策未有太大影響,假以時日應當會改變。

中美兩國在G20峰會商討暫停或推翻貿易戰,或有助於改善依賴貿易的G20成員國的貿易和增長前景。如果考慮到財政施政有可能陷入困局,美國較有可能主力對外採取更激進的貿易政策,尤其是針對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因此不期望G20會取得任何有意義的成果。

半導體業恐產能過剩

此外,許多經濟體的貿易周期過於依賴生產半導體。當全球對半導體需求達到頂峰的時候,大工廠正在生產這些日益普及的高科技產物,造成產能過剩的問題。在等待5G啟動的同時,即使物聯網技術(IoT)有助保持出口量不變,定價能力及獲利能力仍然有可能下降。5G將恢復這些行業的產量需求,並使全球科技產品相關需求激增,但預計直至2020年前都會缺乏這股推動力。與此同時,對於注重產品價值的消費者而言,產品周期升級似乎愈來愈昂貴,他們亦不願意為了輕微的產品升級而支付差額。

目前,縱使貨幣疲軟導致貨幣政策收緊和通脹上升,印度、印尼和菲律賓等國的增長數字並沒有受到太大的不利影響,但某些國家(例如馬來西亞)正面對收緊財政政策的需要,這很可能令經濟放緩。

亞洲經濟增長放緩的同時,環球經濟狀況似乎也只會變得更艱難。但是,亞洲並不疲弱。與歐洲或拉丁美洲的經濟體相比,亞洲經濟增長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處於高位。中國結構性問題主要涉及債務和脆弱的金融體系,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亞洲經濟體在結構上仍處良好狀態。所以,即使較長遠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但看好亞洲資產的立場理應不乏說服力。

作者為ING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主管。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經濟及市場的見解。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