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
上星期和母親閒話家常,無端端討論到人工智能(AI)。母親提到她對全自動駕駛汽車有些疑慮,擔心技術是否足夠穩定,會不會因為失控而導致意外。然而,當我提到她家裏的掃地機械人時,她卻非常讚賞,認為這項科技大大減輕了她的家務負擔。這種矛盾心態,其實反映了許多人對AI既期待又保留的態度。
這種心態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在荷里活對AI的採用態度中同樣有所體現。最近上映的電影《這裡是吾家》(Here),由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Robert Zemeckis)利用AI技術,讓湯漢斯(Tom Hanks)和羅賓.懷特(Robin Wright)分別飾演從18歲到80歲的角色。這種效果在過去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傳統的化妝或電腦特效(CGI)都難以達到這樣的真實感。然而,儘管技術取得突破,荷里活整體對AI的態度仍然充滿保留。
影圈對新技術又愛又恨
這種擔憂可以理解,因為每次技術革新都會挑戰現有的產業結構和工作模式,例如從實景特效到電腦特效的過渡,已經讓許多傳統工匠失去了工作;如今AI正快速滲透電影產業的各個層面,包括臉部替換、外語配音,甚至替代昂貴的重拍場景。對許多影視從業員而言,AI既是一個無可避免的趨勢,也是一個威脅。
然而,正如母親最終接受了掃地機械人,AI或許也會慢慢融入我們的生活。回顧荷里活的歷史,電影產業一直隨着技術進步而不斷變化。從有聲電影到數位攝影,每次技術革新都帶來創新與挑戰,AI只是另一個例子。
人工智能具「創造性破壞」作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經濟學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提出的「創造性破壞」概念特別值得深思。他認為,新技術會摧毀舊的經濟結構,同時建立新的秩序,AI正是荷里活這種力量的體現。例如Here因為AI降低了製作成本,縮短了製作時間,還釋放了導演和演員的創造力。導演澤米吉斯提到,演員在現場可以即時看到自己「年輕」或「年老」的模樣,從而更好地調整表演。
然而,荷里活對AI的接受與抗拒之間的矛盾,就像母親對全自動駕駛和掃地機械人的態度一樣。一方面,人們害怕失去控制,害怕被取代;另一方面,人們又想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與可能性。許多時候,這種恐懼源於對技術的不了解。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對AI感到最大恐懼的人,往往是對其運作方式最不了解的人;而真正參與使用這項技術的人,反而對人類創造力充滿信心。他們認為,AI只是一種新的工具,就像過去的攝影機或剪輯軟體一樣,最終還是需要人類的智慧來引導。
抗拒改變不如擁抱未來
當然,這並不意味我們可以忽視AI可能帶來的挑戰,諸如版權問題、數據濫用以及勞工權益的保護,這些都需要隨着技術發展制定相應的規範與政策。但我們或許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待AI:它不僅是挑戰,也是機會。它能幫助我們完成過去無法完成的創作,拓展我們的想像力,甚至重新定義我們對藝術的認知。
母親對全自動駕駛的保留態度,反映人類對AI的複雜情感。荷里活的例子顯示,AI正在以一種「創造性破壞」的方式推動整個行業的轉型。或許,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抗拒,而是學會如何擁抱這種改變,並利用它創造一個更加充滿創意與可能性的未來。
註:Erik Brynjolfsson, Wang Jin, Sebastian Steffen, "Do IT Capabilities still drive 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working paper.
作者為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活用「小精靈」 打理退休投資 |
上一篇: | 英息長線有排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