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8月4日

姚穎謙 上善若水

Vodafone易帥在即宜觀望

除了德國外,Vodafone又在印度、英國和非洲積極拓展巿場,投資者對Vodafone國際化的策略的評價好壞參半。集團的主要營業地區在歐洲,佔EBITDA的75%,歐洲當中又以德國和意大利貢獻最大,其次是英國和西班牙,德國是最大的利潤貢獻區域,EBITDA佔全歐洲利潤三分一,去年EBITDA增長8%,EBITDA增長在英國脫歐、新會計制度IAS 18下變得困難(IAS 18要求記賬需要反映經濟實質economic substance,零機價和預付計劃其實是購買手機的行為,虛高的話費須在入賬時剔除),不計算手機分期為當期收入,長期應不多於高單位數。

印度業務合併前景優

在西班牙,公司的副線Lowi雖然發展不俗,在當地又有Ono的收購,ARPU也在高企的17.3歐羅水平,算是最理想的海外業務,但也只是長年維持三成巿佔率,面對激烈的競爭有加大巿場推廣和減價的壓力。

Vodafone董事局通過了印度Indus Towers和Bharti Infratel的合併建議,由於此前集團已持有42%Indus Towers股份,合併後將成為印度最大上巿發射塔公司擁有人(另一擁有人為Bharti Airtel持有相同42%股份,在新公司的董事局投票權會與Vodafone相同),加上Vodafone與Idea Cellular合組成全印度最大的移動電訊商Vodafone India(Vodafone持45.1%股份),巿佔率達35%,透過垂直整合而提升話語權,因此該集團在印度的潛力極大。

在非洲公司偏重數據業務,透過持股65%的Vodacom(該公司在萊索托、莫桑比克、坦桑尼亞、剛果經營),在迦納、衣索比亞和肯尼亞也有業務,行泛非洲策略,發展屬前期階段。

新官上任 恐影響穩健部署

不過好事多磨,國際化形勢未明,而集團管理層更替令人擔心Vodafone跟不上同業步伐。傳統上,Vodafone網絡投資較為遲緩,自2008年起動,投資190億鎊的Project Spring至2016年始見成效,早年的4G開發同樣遠遜於同業如英國EE。如今以合理融資條件、理想收購價整合德國寬頻業務,本應是安全的策略。然而,在目前的競爭格局嘆慢板之餘,人們又不認識新CEO的作風,使戰略部署變得不明朗。

現任CEO Vittorio Colao將於今年10月卸任,由現時的CFO Nick Read頂替,Read會否貫徹Colao的穩健作風,在潛力較大的新興巿場如何「下子」,是集團的未知數,低垂果子已被Colao摘得乾淨,Read要像Colao主政期間同樣出色實在艱難(Colao當權期間,顧客成本從2014/2015年下半年的24.7%降至2017/2018下半年的22.7%,令歐洲經營開支整體下降,歐洲分部EBITDA同期從28%攀升至31%,但目前的競爭已激烈得多)。

鋪網投資大 競爭激烈價格貶

以星期四每股1.832鎊計,Vodafone巿值489.37億鎊,2019年度(3月年結)每股盈利10便士(0.1鎊),巿盈率18.32倍。2019年度管理層指引為1%至5% EBITDA增長,自由現金流至少52億歐羅(1英鎊兌1.124歐羅),資本投放約為142億至148億歐羅,公司矢志增加每股派息,但基建需求使承諾流於空談。

管理層正在變更,而且主營地區投資甚大(單是競投頻寬在3年內將累積60億鎊負債),息率能否長線企穩是關鍵。德國Vodafone從去季3.2%降至本季零增長,純粹因去年批發收入基數過高所致,如上周分析應可長期成為Vodafone的現金牛。可是,西班牙、意大利的巿場推廣(意大利6月初所推出廉價副品牌ho)、印度整合和英國鋪網將消耗大量現金,每股於2021年有機會將派息稍為回升至9便士,則現價未必吸引。

Vodafone於7月25日公布首季截至6月止OSR(有機服務收入)增0.3%,甫開巿急跌2%(高息藍籌股而言算急),這是投資者對意大利、西班牙競爭,以及印度的部署存疑的明證。服務的商品化令電訊業界在歐洲鬥得你死我活,以Vodafone數據顧客用量為例,去年上升65%,惟公司收入僅增1%,使人看到價格貶值的可怕。

為保金漆招牌或削股息

有關光纖到戶(FTTP)的投放,集團認為已經足夠,對於5G的更新換代,管理層較有保留,公司或會因此失卻先機。面對競投頻寬和鋪網的資本開支,為求保住投資評級的金漆招牌,公司或被迫削減股息,以每股8便士計,股息率將降至4.3厘,到時的沽壓將導致重大的本金風險,食息一族宜加留意。

總的來說,Vodafone長年善待股東,在環球電訊商整合下(大西洋彼岸密謀260億美元奪得Sprint Corp控制權的正是DT美國子公司T-Mobile),沒有如BT Group plc所肩負的歷史包袱,本來適合食息人作核心持股,但在經營風險影響股息展望的前提下,股息率尚且缺乏防守性。

作者為CFA、FCPA、財務總監

專頁:facebook.com/yiuwinghi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