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10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減稅惠豪賈 貧富更懸殊

本周的「前沿思考」形式有點不同,首先筆者將披露些少私人生活,談談上周在餐宴上與重量級市場經濟思想家的對話,然後節錄部分讀者的來信,再作出評論。

當筆者與這類重量級人物聚首一堂,總喜歡發問。第一個問題是:美國下一次經濟衰退在何時開始?他們大致預計在2019年下半年出現,剛剛撞正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瑞信首席美股投資策略師戈盧布(Jonathan Golub)唱反調,肯定衰退在2020年才發生,部分人則估計衰退2018年尾降臨。美國經濟周期研究所(ECRI)創辦人阿楚坦(Lakshman Achuthan)認為經濟周期開始向下,但下滑速度應不足以在今年引發衰退。

筆者則押注在2019年尾,但如果中期數據麻麻,可能進一步看淡。除非鬧出嚴重的新問題,筆者估計衰退不會在今年開始浮現。Bleakley Advisory Group首席投資總監布克瓦爾(Peter Boockvar)則作出非凡的評論,他指出:「不再有商業周期,大家只有信貸周期。」意味要更加留心聯儲局的政策。聯儲局會否繼續加息及縮表,從而減少全球貨幣供應量?席間大部分嘉賓對聯儲局同時加息及縮表感到不快,大家仍難以預計兩者的效果,聯儲局卻同時出招,風險實在太高。

加息縮表雙重災難政策

聯儲局正在自掘墳墓,如果撤回政策,或者能把經濟衰退推遲一段時間,但不能永遠避開。然而,如果繼續有關政策,可能冒上孳息曲線倒掛的風險。如果經濟衰退確實在本年出現,筆者認為聯儲局這項雙重災難政策責無旁貸。

財經雜誌《巴隆氏》(Barron's)首席專欄作家福賽思(Randall Forsyth)、筆者及部分嘉賓均認同,美國債務及財赤是長遠發展的更重大問題,負債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息息相關,美國已陷入債務及財赤開始拖後腿的田地。

雖然我們大多同意這次復甦期已接近尾聲,而非剛開始或處於中間,部分嘉賓更認為股市暴升的泡沫會首先爆裂,那將是最後的喘氣聲,相當於對上兩次經濟衰退前、孳息曲線倒掛後的情況。股市投資者選擇視若無睹,直到別無選擇的餘地。然而,正如筆者在上周「美債利差續收窄 孳息曲線將倒掛」的信函指出,經濟衰退出現前,孳息曲線不一定會倒掛。

此外,筆者愈來愈留意比特幣及區塊鏈(blockchain)世界的發展,這仍然是剛起步的行業,卻已經出現面積大如足球場的伺服器農場(server farm),而且更加大型的「農場」將在全球出現,惟危機處處,存在下滑風險。

企業憂慮醫保成本增

部分讀者不同意筆者的觀點,那沒問題,筆者仍然對他們致以萬分感謝。讀者法魯格(Farug A.)在來信補充了筆者在「華府內訌不斷 中國靜觀其變」的觀點。法魯格多年前曾在中國投資於跨境風險投資基金,他指出,中國的社群價值觀(communal values)基本上與西方國家截然不同,中國人永遠不能脫離家族及種族,而中國人口也以漢族為主。法魯格認為,美國最未能充分利用多種族的優點,種族多元化正是矽谷發展勝於波士頓的原因。至於世界貿易組織(WTO)應否懲罰中國等問題,法魯格認為時間十分重要,美國目前在中美貿易爭拗存有優勢,但優勢正迅速溜走。

另一讀者霍華德(Howard M.)致函,回應筆者在「稅改非全民受益 扣稅項目大減」的觀點。霍華德希望筆者進一步解釋為何稅改之後,收入最高的1%人口反而納稅更多。霍華德認為,富人的稅率的下跌,或者紐約州及加州是例外,因為該兩地的居民失去州減稅優惠。企業獲得減稅,受惠的又是當老闆的富人,減稅能夠提高企業利潤,增加額外流動性,吸引企業回購股票,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值。

霍華德說,除了企業稅或用於回購股票的收入,企業不應享有減稅。他表示,美國已經負債纍纍,即使美國在1981年推出減稅方案,經通脹調整後,1982年至1987年的稅率仍遠高於目前。況且擴大《國內稅收法典》(Internal Revenue Code)第S分章(Subchapter S)後,C型股份有限公司(C Corporation)從轉型為小型企業股份公司(S Corporation)已獲大幅減稅,如今又再享額外減稅。

霍華德指出,自1980年以來已出現這種趨勢:富人獲削減所得稅,導致貧富收入更加懸殊。由於共和黨信誓旦旦不會加稅(例如汽油稅多年不變),基建未見改善,反而公共債務飆升,小企業更加樂見的不是減稅措施,而是擴充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覆蓋55歲或以上人士。美國企業為員工提供的醫療保險成本今年增3%,上述措施可壓低成本。小企業東主關注員工醫療保險成本上升及加息,遠超於減稅。霍華德聲稱,寧願多繳個人所得稅及汽油稅,以便讓更多工人享有醫療服務、削減財赤及改善基建。

C型公司成減稅大贏家

首先,筆者認為,只有部分富人繳稅更多,並非整體富人。請容許筆者重複在「稅改非全民受益 扣稅項目大減」的引例。《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桑德斯(Laura Saunders)利用智囊組織稅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簡稱TPC)的分析,顯示收入最高者從今面對更高稅率,收入最高的1%人口繳交的所得稅由目前佔整體的38%,增至略高於43%。桑德斯指出,這反映美國仍維持急劇累進的所得稅制,收入最高的兩成家庭在2018年入息約15萬美元或以上,佔總收入52%,年入與2017年相若,惟他們要繳交的利得稅由去年佔整體約84%,上升至87%左右。

相比之下,低收入的六成家庭年入約8.6萬美元,佔總收入27%,去年只繳付2%淨聯邦所得稅,現在更加毋須交稅。社會保障稅、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等社會保險稅,是繼所得稅後,美國最主要的稅收來源。根據美國國會稅務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Taxation)的數據,34%稅收來自社會保險。企業稅由2017年佔稅收的9%下滑至7%,政府的其餘稅收來自貨品稅(excise tax)、遺產及贈與稅(estate and gift taxes)、關稅等。收入最高的1%家庭、約100萬戶要繳付的所得稅由2017年佔整體的38%,飆升至43%,他們年入超過73萬美元。

筆者向稅務會計Cain Watters & Associates創辦合夥人凱恩(Darrell Cain)深入了解旗下會計師分析新稅改方案,分析結果重點在於:年入低於6萬至8萬美元者享有減稅,或毋須繳交所得稅;年入100萬美元以下者通常減稅或加稅輕微;年入超過100萬美元者整體繳稅略增:如果年入超過500萬美元,繳交的稅款開始減少。所以富人確實獲得減稅,減稅傾向富人受惠,但情況不致那麼嚴重。真正的大贏家是C型股份有限公司,所以目前已目睹小型企業股份公司(特別是規模較大的私人企業)轉為C型股份有限公司的模式。

筆者談論減稅問題時,曾提到美國的移民問題。讀者約翰(John D.)致函支持筆者的立場,他指出美國需要工人,若沒有移民,美國經濟就會崩塌,他難以明瞭為何其他人看不清當中利弊。約翰唯一不同意筆者建議國會批准撥款250億美元興建美墨邊境圍牆,以換取美國總統特朗普放行未成年入境者暫緩遣返計劃(DACA)。約翰表示,特朗普的主要競選承諾是交由墨西哥付錢興建圍牆,他也是下令廢除DACA的人。他應該恢復DACA,而非用作談判籌碼,DACA跟圍牆是兩碼子的事,應該感到羞愧的是特朗普,而非眾議院少數派領袖佩洛西(Nancy Pelosi)或參議院少數派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

筆者希望國會通過DACA新規定,但認為以圍牆作為交換也未嘗不可。筆者不認為這是對的,因為圍牆並不管用,希望前來美國的尋夢者只會繞道。DACA跟圍牆確是兩回事,但政治講求妥協,即使妥協有時顯得醜惡。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逢周四在《信報》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刊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