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9日
半年業績期又到,公司表現榮辱互見。
阿梅素來是冧巴派,喜歡在年報中尋寶。只不過,我對業績其實又愛又恨。因為根據往績而言,光靠讀業績炒股票,結果總是瓜多過菜。
股海茫茫,公司的財務數據就像是迷霧裏的一盞明燈,讓人很想去依靠。問題是大家都不知道這盞燈指向哪裏,是天堂抑或是地獄呢?如果單單只是業績好就買入,業績差就賣出,大家未免太小看了這個遊戲。畢竟,股票市場高手雲集。
更重要的是,投資由始至終是一個向前看的遊戲,而業績往往滯後,即教車師傅經常講嗰句,「望住倒後鏡揸車,死得」。
業績滯後 難反映股價
如果要獲取比別人優異的投資成績,我們需要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遺憾地,業績未能夠提供,至少表面上不可以。大家需要讀取字裏行間所隱藏着的一些密碼(如果真的存在的話),而不是眾所周知的表面數據。又或者如投資名宿霍華德於其著作《投資最重要的事》所指出,投資者要有第二層次思維。當業績面世之時,地球已轉了好幾個圈,我們需要明白業績的局限,不應過分沉溺甚或是迷信業績上的一切。畢竟,我們想要知道的,其實是一些「未知」。
我之前曾見過一間金屬顧問公司的老闆,他向我詳盡介紹其公司對未來商品價格走勢的分析。經過數十頁紙討論,其報告得出了各類金屬約有分別不多於5至10%漲幅或跌幅的推論。我驚奇的問到,你的客戶對這種「含蓄的結論」會有興趣嗎?顧問公司老闆帶點不悅的回應說,「估中」更重要呀!
或許他是對的,但頂多只對了一半。大路的分析結果不能為投資者帶來任何價值,就如很多馬迷都喜歡押注大熱門一樣。大家以為「估中」最緊要,所以一直押注最有可能勝出的馬匹,儘管其倍率已充分(甚或過度)反映一切。賭馬想贏錢,關鍵是找尋有一半機會勝出的三倍馬,即押注在值博率高的馬匹身上,儘管市場出現錯價的機會不多。我們需要找尋更加驚為天人、與眾不同的推論,當然最終還要是對的!
大路分析 未必有價值
超人的「走資」行動持續,就如「下任主席」早前所言,除了長江中心,什麼都能賣。其中和電(00215)前排就公布了出售固網業務的消息,奇怪的是,股價很快腳軟。儘管和電股價在公布交易之前已升了好一陣子,但145億元的交易作價比起和電的市值還要高。即使扣除若干負債,剩下來的資產近乎是大贈送的。是罕有的錯價機會,抑或是陷阱?我到底搞錯了什麼?我也很想知道。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