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8日
上星期寫〈安邦大戰財新〉後,在內地有生意業務的朋友傳來WhatsApp,分享更多現在內地人事布局鬥爭的傳聞,我倆討論完一大論後,大家得出一個結論,玩權鬥?
香港人簡直就是望塵莫及,點夠佢玩!可惜的是,香港早已無可避免地牽涉在內,政制問題固然是首當其衝,民生及經濟議題同樣難以幸免,成為人事鬥爭中的棋子布局。
當一個地方,其大大小小的經濟決定、企業行業、政府行為,通通都和權鬥扯上關係時,究竟小市民或投資者還可以如何去作出分析及投資決定?表面上大家看到的可能很多都只是一場戲,只看參演者的演技如何、劇情編排是否相對較為合乎邏輯。
這令我想起上星期看有線新聞,其中一段是指內地國家網信辦公布一個新規定,今年6月開始,只有屬於政府的新聞機構才可以發布新聞訊息,而私人或商業新聞媒體不可以做新聞編採;這個「不可以做新聞編採」的說法非常可圈可點,而且涉及範圍可以牽連甚廣,我甚至想了很久,究竟新聞媒體不做新聞編採工作,哪還可以做什麼?
看完這宗新聞後,我和友人開玩笑說:「以後你可能再看不到這些權鬥角力比拼圖,以及背後人物關係圖了,因為這些肯定是屬於新聞編採範疇之內。」
枱底下的balance sheet
友人神回覆:「如是者,你們幾個中環女人中,那位從事證券分析工作的Candice,未來更加會天天被客戶問有沒有內幕消息,甚至可能不是再花時間去分析balance sheet,而是花時間去做族譜圖、關係圖。」
究竟這個新的網上發布新聞訊息可以去到有幾辣?暫時未知,但從事件中,我看見一個國家看似經濟愈前進,但新聞自由及資訊自由卻竟然愈來愈開倒車。這一宗新聞再觸發我想起另一個影響,記起友人常說,投資大陸經常要面對兩張balance sheet的問題,一張是枱面上看到的balance sheet,另一張是枱底下普通人看不到的balance sheet,只有特權人士才能看到這張像「國王的新衣」一樣的balance sheet,不同之處是並非聰明人才看到,而是只有特權的人才看到這張balance sheet。
「林日彥,你說的這種情況就好比現在內地樓市一樣,大家看到的是一個所謂非常強勁的剛性需求,樓價只升不跌,但究竟背後有多少的人為扭曲呢?背後的負債比率及銀行牽連的債務情況又是如何?很多很多可能是我們沒法得知的數據,更能反映真實的一面;甚至乎大膽說句,究竟這個國家可以有多強大的力量去調動及運用所有國家資源去做一件事情,或做出一種場面?我們這種外人是沒法得知的,現在絕大部分參與在這個地方的外來投資者,其實都是處於一種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其實大家是唔夠佢玩的。」友人如是說。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恒指5月尋底 滬指雙頭告急 |
上一篇: | 新一代必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