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
埃及蘇彝士運河主要使用海水,不像巴拿馬運河般面對缺乏淡水的煩惱,但同樣備受不少氣候變化的問題困擾,當中最大挑戰是海水水位上升,淹沒沿岸港口的風險增加。
保險經紀商達信(Marsh)去年發表報告,指出蘇彝士運河北端地中海出口以東的蘇彝士運河貨櫃碼頭(SCCT)最受海水灌入的潛在問題打擊,鄰近的賽義德港(Port Said)和福阿德港(Port Fouad)也會受影響,南端紅海出口的陶菲克港(Port Tawfiq)暫時問題不大,但在本世紀中葉後,影響也開始浮現。
如果海水湧上地面,碼頭及附近地區水浸,將妨礙上落貨及貨船泊岸,疊加周邊的通訊和交通基建受破壞,勢必拖慢運河的運作。賽義德港的角色尤其重要,因為負責協調整條蘇彝士運河交通暢順的控制中心設置在該處。
炎熱引發「坎辛風」恐吹倒貨輪
氣候變化令氣溫上升,也不利蘇彝士運河。如果天氣經常酷熱,埃及人稱之為「坎辛風」(Khamsin)的大風會更常見及猛烈。長榮海運的長賜號貨輪於2021年5月在蘇彝士運河擱置,攔截了整條運河,便是被坎辛風吹倒而發生意外。
坎辛風通常吹過沙漠,變成沙塵暴,越過蘇彝士運河上空時,沙跌落運河,令運河堆積沙粒,運河管理局需要更頻密疏濬,以免運河太淺,船隻不能駛過。蘇彝士運河佔全球航運30%,在截至今年6月的年度收入達破紀錄的94億美元,這裏的運作受干擾的話,恐引致相當大的經濟損失。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替補航線重返麥哲倫海峽 |
上一篇: | 船隻通過需注淡水控制升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