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日
傳統上哪些貨幣在國際強勢,視乎經貿狀況和地緣政治環境,但電子支付和數碼貨幣興起,科技將是新一個左右國際貨幣秩序如何洗牌的重要因素。
新加坡2021年把網上無現金支付平台PayNow跟泰國同類程式PromptPay連結,是全球首個跨國實時支付系統的連接,用戶只須使用對方的手機號碼,便可立即把款項轉賬,這些跨境交易以泰銖和坡元結算。PayNow今年2月又跟印度的統一支付介面系統UPI進行類似合作,新加坡亦計劃跟馬來西亞推出相若的跨境付款系統。
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去年同意,研究建立一個區域跨境支付系統,連結5國的零售支付系統,消費者只要用二維碼(QR Code)便可向另一國的商戶付款,全程以本地貨幣結算,中間毋須兌換成美元。
央行儲備貨幣更趨多元
電子支付有自動電腦系統處理莊家和提供流動性的功能,就算交易涉及兩隻在國際上不算很流通的貨幣,也不一定要透過美元、歐羅等世界上流動性較高的貨幣作為中介,可吸引更多人進行跨境貿易時以本地貨幣計價。
當更多交易以目前較小型的貨幣結算,持有和在外滙市場買賣這些貨幣會更容易和便宜,進一步誘使更多人以這些貨幣進行支付,各國央行也較敢以這些貨幣作為外滙儲備。
因此,央行想把儲備多元化,減持美元之時,未必一定投向人民幣,也可能增持非傳統儲備貨幣,例如坡元、韓圜、瑞典克朗、挪威克朗等。
同時,中國積極發展數字人民幣,除了應付國內消費者接近不用現金等情況外,也是突破美元霸權的其中一步棋,希望外國更多人會因此轉用人民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烏戰爆發後 外資買人債需求減 |
上一篇: | 美金霸權屢遭聲討罵不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