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2月3日

EJ GLOBAL plus 衝擊有限

裁員潮未殃及其他行業

近日不斷有科技公司裁員的消息,但對美國以至全球整體勞工市場影響不大,就算明年多地經濟一如所料陷入衰退,很多行業依然缺乏勞工,大部分公司不敢裁員,擔心炒走能力不俗的員工後,未來不能請回同等能幹的人才。

科網業裁員潮,一半涉及經濟大環境,一半涉及疫情期間過度增聘人手,後者因素只在科網業出現,不少其他行業倒是因為疫情封城期間生意大減而裁員,現在經濟活動大反彈,反而呻請不到合適的員工,這些行業更能應付未來一年經濟轉差的挑戰。

美整體勞工市場仍強勁

在美國,勞工市場維持強勁,今年平均每月裁員率為勞動力的1%左右,甚至較疫情前更佳,10月仍有1000萬個職位空缺,失業人士相對職位空缺的比率為1比1.7。IT業困境似乎亦不會衝擊整體經濟。與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觸發全球經濟爆煲不同,現時金融業未受科網業波及,除非衰退較預測的更嚴重和更長時間,或者發生不能預測的「黑天鵝」事件,否則經濟應可捱過科網裁員。

若跟2000年的科網泡沫爆破相比,現時的科網業問題也不算嚴重。無疑,很多科技股出現泡沫,股價需要調整,但大部分科技公司有實在的業績做後盾,他們或者賺少了,卻未至於虧損到瀕臨倒閉,而且手握充裕資金。相反,千禧科網泡沫時期,許多公司在名字加上dot.com便能上市,吸引資金,惟全無高增長的業務,與空殼公司無異,股災一來便屍橫遍野,大批公司破產。

科技業人士方面,他們有三大出路可以選擇,留在這個工種發展事業。首先是初創公司,他們過去幾年埋怨在搶人才方面鬥不過大公司,就算他們也面對逆境,但依然求才若渴。第二,很多非IT公司都用到科技,由最沉悶的維持軟件和硬件運作,到產品本身需要程式編碼等IT技術,都需要IT人才。第三,可乾脆自行創業,研發自己想推出的新產品。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